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碧鸡漫志

碧鸡漫志

一卷。宋王灼(约1162前后在世)撰。王灼,字晦,号颐堂,又号小溪。遂宁(今属四川)人,生卒年不详。此书详细叙述了曲调之源流。全书共分三十五条,前七条为总论,叙述自古初到唐、宋声歌递变之由;次二十八条为分论,各为:凉州,霓裳羽衣曲,甘州,胡渭州,六幺,西河,长命女,杨柳枝,喝驮子,兰陵王,虞美人,安公子,水调歌,万岁乐,夜半乐,河满子,凌波神,荔枝香,阿滥堆,念奴娇,清平乐,雨霖铃,菩萨蛮,望江南,麦秀两歧,文溆子,后庭花,盐角儿。对分论所列各条,一一追述名之缘起与渐变宋词之沿革。此书认为:三百篇之余音,至汉而变为乐府,至唐而变为歌诗。到唐中叶,词已萌芽。到宋代,歌诗之法渐绝,而词乃大盛。其时,士大夫多娴音律,往往自制新声,渐增旧谱。因而一调或变至数体,一体或有数名,其目几不可殚举;又非唐及五代之古法。本书就其传授分明,可以考见者核其名义,正其宫调,以著倚声所自始。其余晚出杂曲,则未一一详述。至金、元院本既出,歌词之法几乎亡失不存,文士所作仅能按旧曲平仄循声填词。自明以后,就变为文章,不再是律吕之事了。本书所论宫调,未解其说。但其间正变之由,犹赖以略得其梗概,可资参考。书中辨霓裳羽衣曲为河西节度使杨敬述所献、唐明皇为之润色,援引白居易郑嵎诗注为证,一扫月宫妖妄之说。又据谱谓此曲第一至第六叠皆无拍,证唐史载王维论按乐图霓裳第三节初拍为讹,其持论极为精核。至于书中以当时念奴娇为唐曲而杂列古曲之中,而以出自梅尧臣之盐角儿附于古曲之列等,也是作者千虑之一失。此书考证宋词曲的内容及源流,品评词人的风格和流派,成为研究宋词曲的重要史料。有《四库全书》本。此外,《碧鸡漫志》另有五卷本,经清初钱曾校勘补足,鲍廷博将其收入《知不足斋丛书》。

猜你喜欢

  • 周易义说

    五篇。清洪榜撰。榜字初堂,安徽歙县人,乾隆举人,赐内阁中书,三十五岁卒。此书分明象上、明象下二篇,又有述赞上、述赞中、述赞下三篇,凡五篇。其明象至损益而止,似未卒业。洪榜少有文采,与其兄洪朴齐名,世称

  • 湘月

    长溪杨声伯典长沙楫棹,居濒湘江,窗间所见,如燕公、郭熙画图,卧起幽适。丙午七月既望,声伯约予与赵景鲁、景望、萧和父、裕父、时父、恭父,大舟浮湘,放乎中流,山水空寒,烟月交映,凄然其为秋也。坐客皆小冠服

  • 隋书札记

    一卷。清李慈铭撰。李慈铭,有《魏书札记》,已著录。是书篇幅不长,所校多在高祖、炀帝两人本纪和礼仪、天文、地理三志,余则寥寥无几,又有空泛不确之处。但炀帝本纪中多条考证均颇为详确,可为参用。《越缦堂读史

  • 录异记

    八卷。五代杜光庭(850-933)撰。杜光庭、字圣宾,自号东瀛子,处州缙云(今浙江丽水县东南)人(一作括苍)。性喜读书,好为文章。官至户部侍郎。著述甚多,有《谏书》一百卷等多部。《录异记》《宋志》作十

  • 圣记百言

    一卷。意大利罗雅谷(?-1638)译。罗雅谷字味韶,耶稣会士,天启二年(1622)到澳门,两年后与意大利传教士高一志共同到山西传教,崇祯三(1630)年因徐光启召之回北京,与传教士汤若望等共同修历法,

  • 四书定本辨正

    六卷。是书署新安胡正心、胡正言(约1580-1671)考辑。正言字曰从,号十竹主人,安徽休宁人。清印刷家。著有《印存玄览》等。是书前有《小引》,作于崇祯十三年(1640)。朱沅得其本于市肆,重刊之,有

  • 龙湖文集

    十五卷。明张治(?-1550)撰。张治,字文邦,湖南茶陵人。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第一。累官南京吏部尚书。为文渊阁大学士,进太子太保。卒谥文隐,改谥文毅,又改谥文肃。其人明史无传。朱彝尊《静志居

  • 达斋书说

    一卷。清俞樾(1821-1907年)撰。俞樾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清代著名学者,道光三十年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河南学政。俞樾治学宗法王氏父子,所治经、子、小学,大要在正句读、审字义、通古文假借

  • 交友论

    一名《友论》,一卷。明时意大利人利玛窦撰。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利玛窦游南昌,与建安王论友道,因著此书以献。书首有陈继儒作的小序,序中说:“伸者为神,屈者为鬼。君臣父子夫妇兄弟者,庄事者也。人之精

  • 周易庄氏义

    一卷。辑佚书,庄氏撰,清马国翰辑,载于《玉函山房辑佚书》中。庄氏何人未详。《隋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均不载庄氏《易》义,惟孔颖达《周易正义》引之。马国翰据《周易正义》辑佚成一卷。朱彝尊《经义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