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石首县志

石首县志

①七卷,清张坦修,成师吕纂。张坦,字平侯,号岘山,云南石屏州人,雍正四年(1726)进士,官石首知县。石首县始于晋,因境内多山石,名石首山,故名县。元明以前旧志无考。县志创修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知县王大年,二修于康熙十一年(1672)邑人熊开楚。其书或佚或缺,嗣后五十余年未修。张坦莅任,念文献无徵,乃集邑人成师吕等重纂。志于乾隆元年(1736)告竣。此志分目繁冗少绪,不胜枚举。如人物类,除科目外,分十三门之多,而乡贤、忠孝、节孝列卷二名宦之后。景图乃为方志陋习,仍将八景图冠卷七之首,在艺文类之后,诗之前,此种创例未当。② 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王维屏修,徐祐彦撰。王维屏,字敬斋,直隶玉田县(今河北玉田)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举人,官石首知县,升德安府同知。徐祜彦,本县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官四川纳溪知县。乾隆元年(1736)张坦重修县志后,五十余年无增修。王维屏履任四年,适奉修志之檄,乃延徐祐彦等商榷考订,分纂校辑,书成。《石首县志》乾隆六十年(1795)刻本。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为编年志、方舆志、建置志、民政志、秩官志、选举志、人物志、艺文志,卷首序,凡例、目录,修辑姓氏,图考,卷末志余,分目五十四。编年本是史书体裁之一,此志未能仿洪亮吉《乾隆淳化县志》、孙星衍《乾隆偃师县志》备纪一县大事,仪纪恤政的年月为编年,取材过狭。秩官志内宦迹列传,自乾隆元年志后无增一人,未有增补。此志纲举目张,条分缕析,其中户口编里、土田赋役、铺递恤政、灾祥兵防、风俗物产均与民生有关,汇统称民政志,名义允当。人物志,首为列传,也得史法,一县之轶闻琐事,不能附各纲者概置卷末,名为志余。此志例分为确,事简而赅,虽不出前人范围,但讨论润色较佳,尚称善本。③ 八卷,清朱荣实撰。朱荣实,字秋圃,安徽泾县人,道光二十年(1840)解元,官石首知县。清朝石首县志共四修,自乾隆六十年(1795)王维屏修后,失修又七十余年。同治三年(1864)知县徐兆英奉檄议修,精举其绪,旋调任。朱荣实下车伊始,即集邑人开局纂辑,选梓征工,不及一年,于五年(1866)志告成。《石首县志》同治五年刻本。此志分纲析目,大抵依前志之旧,也有增删改并。大纲之中,删卷一编年志,改卷建置志为营建志,卷末志余改为杂志。子目中,如方舆志水利一条,此志以石首县既无沟泗广渠,特删之。营建志称官署为县治,此志以所属之地为治,所居之地为署,故易为官署。民政志中分户口编里为二,此志以既有户口,即有里甲,故合为一条。人物志中列传品诣本多不类,此志另立乡献、笃行、隐逸、耆寿、方技等目,故改文苑为文翰。石首濒临大江,以堤为命,此志方舆内堤防一目,将县中滨江各堤、四境院堤,分而缕列,并本通志、府志及旧志,以江防总论、江防考、堤防考略、胡在恪《石首堤防考》、《开穴口总考略》、《江湖分合源流考》附后,可称因地制宜。此志纲目清晰、体例谨严,足与王维屏乾隆《石首县志》并传。

猜你喜欢

  • 性学吟

    二卷。清徐世沐(1635-1717)撰。徐世沐,字萧翰,又作尔瀚,号青麓,又号青牧,江阴(江苏江阴)人。有《四书惜阴录》、《易书诗三礼春秋惜阴录》《周易存议录》、《周易惜阴诗集》及《性学吟》。是集凡二

  • 尚书义粹

    八卷。金王若虚(1174-1243年)撰。王若虚字从之,号慵夫、滹南遗老,藁城(今属河北省)人,金代文学家。承安进士,官至翰林学士。金亡不仕。著有《王经辨惑》等十余种,并有《滹南遗老集》。王若虚认为,

  • 汉西京博士考

    二卷。清胡秉虔撰。秉虔字伯敬,号春乔,安徽绩溪人,嘉庆已未进士。官甘肃丹噶尔同知。“博士”是秦官,掌通古今,属奉常。汉武帝建元五年,初置五经博士,掌以五经,教弟子。宣帝黄龙元年,增员十二人。这是西京博

  • 松菊堂集

    二十四卷。明孙鏊(约1580年前后在世)撰。孙鏊,字端峰,浙江余姚(今宁波)人。江西巡抚孙燧之孙。工部尚书孙升之子。官上林苑丞。是集凡二十四卷。其中诗二十卷,杂文四卷。其诗句清隽,不入前后七子之派。文

  • 宁洋县志

    十二卷,首一卷。清董钟骥修,陈天枢纂。董钟骥,同治年间,任宁洋县知县。陈天枢,举人。考宁洋县志,创修于明。其后又先后三修。咸丰三年(1853),邑志旧板毁于兵乱,所剩仅残编断简,迄无完书。董钟骥任县令

  • 书经集传

    见《书集传》。

  • 山带阁注楚辞

    清蒋骥(约1678-1745)撰。蒋骥,字涑塍,武进(今江苏武进县)人。少好学,每受时辈推赞。年二十,补县学生,与兄蒋文元、蒋芳洲、蒋鹏翮、蒋汾功俱获文誉,里人称“里中五蒋,后来居上”。但是其兄四人先

  • 紫微集

    三十六卷。宋张嵲(约1094-约1146)撰。张嵲,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城尉。绍兴九年(1139),除司勋员外郎。累迁敷文阁侍制、制衢州。终于提举江州太

  • 泰山志

    三十卷。清金棨撰。金棨,字戟门,安徽休宁人。旧志泰山者甚多。明朝汪子卿有《泰山志》。后查志隆重修《岱史》,宋涛撰《泰山纪事》,萧协中有《泰山小史》,清朝林杭学则有《泰山辑瑞集》。金棨以旧志皆有不足,因

  • 古史新证

    一卷,清王国维撰,王国维事迹见前条。此书作于乙巳年(1925年)秋,当时王国维刚应清华学校研究院之聘,任经史小学导师,每周为学生讲授古史一小时,此即当时讲稿,最初印于《国学日报》上,因文字多误,后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