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看花杂咏

看花杂咏

一卷。清归庄(1613-1673)撰。归庄一名祚明,字尔礼,又字玄恭,号恒轩,昆山(今属江苏)人。归有光曾孙。明末复社成员。因参加昆山抗清斗争,失败后一度改僧装逃命。善书画,工诗文。他常变更其名号,或名“祚明”,或称“归藏”、“归乎来”,号“普明头陀”等,皆寓思明复故物之意。佯狂玩世,穷困以终。当时有“归奇顾怪”之称。又传作有《万古愁》曲。文集已佚。后人辑有《归玄恭遗著》、《归玄恭文续钞》。解放后出版的,有《归庄手写诗稿》影印本,并辑有《归庄集》。其《杂咏》共诗七十七首,绝、律、排律,体例各殊,故总名杂咏。犹如杂乱咏之,并无定例,如无韵文之名杂说,惟其有韵,故名曰咏。惟其无例,故名曰杂。盖随所见而咏之,即随所咏而录之。因以杂乱无章,寓自谦之意。此看花杂咏命名之微意。归庄多才多艺,诗文词曲书画无所不能,其草书工力尤深,时人以为绝伦。其诗多抒写国恨家忧之作,充满磊落不平之慨。其诗风格主要表现为质朴明畅,痛快淋漓,但有些作品也呈现出“流丽深雅”的另一面。其散文,雄浑酣畅,运笔恣肆,多伤时感事,愤世疾俗之作。有小石山房本。

猜你喜欢

  • 松源集

    清孙之騄(约1711年前后在世)撰。孙之騄字子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均不详。贡生,雍正间,官庆元县教谕。性耿介,博学好古,尤专于经。著有《松源集》。此集共五种。刻于雍正七年(1729)至雍正

  • 西汉年纪

    三十卷。宋王益之撰。益之字行甫,象之兄,南宋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淳熙进士。官至大理寺直。谙熟两汉掌故,著有《西汉年纪》、《汉官总录》、《职源撮要》。该书记西汉一代史事。取材《史记》、《汉书》,旁及

  • 孔子实录

    一卷。撰者姓名不详。其书末云:大蒙古国领中书省耶律楚材奏准皇帝圣旨,于南京特取袭封孔元措令赴阙里奉祀。《四库全书总目》据此认为该书或为孔元措等撰。是书前半部罗列历代对孔子褒崇之典,凡碑文、诏旨皆载其大

  • 汉学商兑赘言

    四卷。清豫师撰。豫师,生卒年及生平事迹不详。是书首有自序,后有徐桐附识八则,及金文同、玉庆、刘名誉诸跋。《汉学商兑》为清方东树所撰。豫师之《赘言》认为:方东树所辨虽然很对,但徒争论于文字之间,以讼止讼

  • 东坡文谈录

    一卷。元陈秀民(详见《东坡诗话》)编。是书杂收诸家评论苏文之语,自为一卷。其所录大体取诸人常见之书,体例不一,没有什么特色。与其所编《东坡诗话录》相比,此编更滥及于诗。《四库全书总目》列为存目,并加以

  • 谪仙楼集

    三卷。明骆駸曾(约1613前后在世)编。骆駸曾字象先,浙江武康(今德清)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太平府西北二十五里采石江有牛渚矶,矶之东有谪仙楼,以李白得名。又有白

  • 适情录

    二十卷。明林应龙编。林应龙字翔之。永嘉(今浙江温州市)人。曾充礼部儒士。生卒年及其它事迹不详。此书成于万历十三年(1585),前八卷载日本僧人虚中所传弈谱三百八十四图。第九卷以下为外篇。又有《补遗图说

  • 释宫小记

    一卷。清程瑶田撰。程氏生平见“果蠃转语记”。是书旨在补充申发《尔雅·释宫》,专释宫室建筑称谓,并兼及有关礼仪。全书由八篇文章组成。程氏学养深厚,所征引古籍颇广泛;且深谙声义相通之学理,对称谓源流的辨析

  • 读易约编

    四卷。清朱江撰。朱江字东注,江都(今扬州)人。该书成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其凡例称该编原为便举子业,凡可备大小试题者著其精意,其余的只存经文。这可能是乡塾课蒙之本。《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

  • 东坡词

    一卷。宋苏轼(1037-1101)撰。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进士。《宋史·艺文志》载《苏轼词》一卷;《书录解题》则称《东坡词》二卷。此本乃毛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