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皇华集

皇华集

十三卷。本书系明代时朝鲜国所刊使臣唱酬之作。所录仅有天顺元年(1457)、二年、三年、四年、八年(1464),成化十二年(1476),弘治元年(1488)、五年(1492),正德十六年(1521),嘉靖十六年(1537)之诗。据考,明代往朝鲜遣使者,不仅此十年,似有阙佚。但世所传本皆如此。或许有派出之使者不尽能诗,其成集者仅此而已。本书有四库本。

二卷。《续集》一卷。明翰林院修撰。本书系明赴朝鲜使臣与其藩臣之唱和集。正德十六年(1521),唐皋、兵科给事中史道以颁明世宗即位诏奉使朝鲜,与其藩臣日有唱和。朝鲜国王李怿特命书局编成此集。本书卷首有嘉靖元年(1522)议政府左议政南衮序,载唐皋、史道二使初至国境及归朝与议政府右议政李荇等唱和之作。其续集卷首有嘉靖元年李荇序,专载唐皋留别国王二律,及议政府领议政金诠以下和韵之作。唐、史等奉使朝鲜事,在明史本纪及朝鲜列传均无记载,唯世宗实录载其事于八月乙巳。本书南衮序中所称时在十二月乙酉抵王京,则距唐、史奉命日相差几近五个月之久。南衮序称,二史初入境至离疆仅及三旬,纪行之作,登高之赋凡若干篇。本书载初入境之作有唐皋《登迎薰楼》诗,标为长至十日作。据世宗实录考,是年十一月十四日为长至,则《登迎薰楼》诗当作于二十四日。其出境之作有唐皋《至额山寄怀藩宗诸君子》诗,标为腊月辛丑。考实录是年十二月己卯朔,则辛丑当为是月二十三日。上述各项均与南衮序所说“唱和将浃三旬”相吻合。本书有四库本。

猜你喜欢

  • 读诗偶记

    二卷。清汪德钺撰。德钺字崇义,一字锐斋,又字三药。安徽怀宁县人。生卒年不详。嘉庆进士,官礼部员外郎。有《读经札记》、《读易偶记》、《周易义撰》、《周易杂卦反对互图》、《七经余记》、《女苑》等书。《读诗

  • 五杂俎

    十六卷。明代谢肇淛撰。谢肇淛字在杭,福建长乐(今属福建东部)人。万历进士,官至工部郎中,以广西右布政使终,为知名的藏书家与作家。此书是笔记,以类相从,分为天、地、人、物、事五部。主要记载明代的政治、经

  • 师郑堂读经札记

    一卷。孙雄撰。共四十五篇。除《皇父考》、《释义民》两篇与刊本重复,其余四十三篇都是刊本所未收的。书称札记,主要是训诂考证。如《尚书》“名义”条,谓“尚书”见《墨子·明鬼篇》,由此可见“尚书”不是西汉伏

  • 行素堂诗集

    一卷。清李如淓(约1674年前后在世)撰。李如淓字仲渊,高阳(今属河北保定)人,生卒年均不详。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任丰都县知县。著有《行素堂诗集》。是集为其自编。前有李霨序。如淓祖父、父亲均死

  • 乐记

    一卷。汉刘向校定,辑佚书,清马国翰辑。此书久已失传,唯《汉书·艺文志》载:“武帝时,河间献王好儒,与毛生等共采周官及诸子言乐事者,以作《乐记》。”又云:其内史丞王定传之,以授中山王禹,禹成帝时数言其义

  • 绣墨轩词稿

    一卷。清俞庆曾撰。生卒年未详。俞庆曾,字吉初,浙江德清人。上元宗舜年继室。词中多寒覃通叶,又踏莎行语与水韵,菩萨蛮翻与水韵,皆失律之甚者。有光绪二十三年(1897)刊本。

  • 吴兴诗存

    四十八卷。清陆心源(生卒年不详)编。陆心源,字刚甫,一字潜园,号存斋,归安(今浙江吴兴县)人,咸丰举人,光绪间官至福建盐运使。著有《仪顾堂集》、《唐文拾遗》。据陆心源自序称:“诗可补史之不足,乃录自六

  • 青箱杂记

    十卷。宋吴处厚(?-约1093)撰。吴处厚字伯固,邵武(今福建邵武)人,皇祐五年(1053)进士,初为将作丞,历知汉阳军、安州、卫州。工诗,颇有唐人格意。《青箱杂记》所记皆当代杂事,又多有诗文评话。其

  • 顾氏遗书

    见《武陵山人遗书》。

  • 青山集

    ① 三十卷。《续集》七卷。宋郭祥正(约1078前后在世》撰。郭祥正,字功父,自号醉吟先生,太平州当涂(今安徽当涂县)人。生卒年不详。熙宁中举进士,知武冈县佥书、保信军节度判官。官至汀州通判,摄守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