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瘗鹤铭考

瘗鹤铭考

①不分卷。明顾元庆撰。顾元庆,详见《云林遗事》条。《瘗鹤铭》为著名的摩崖刻石,华阳真逸撰,上皇山樵正书。其时代和书者,前人历来辨说纷纭,有以为晋王羲之,有以为梁陶宏景,有以为隋人,也有以为唐王瓒、顾况,但均无确据。碑文残缺,字势雄强秀逸,历来评价甚高。原刻在江苏镇江焦山西麓石壁上,宋以后被雷击崩落长江中,至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由陈鹏年募工移置山上,后砌入定慧寺壁间,今残石尚存。顾元庆此书,也是对《瘗鹤铭》的考辨。全书不分卷。顾是都穆的学生,此书所录的铭词跋语,都是从都穆处得之。按都穆自己说,铭文残缺,“可读者仅二十字,因拓以归”。此书说是录其全文,不知何据?宋人黄伯思《东观余论》、董《广川书跋》、元人陶宗仪《辍耕录》,所载虽有异同,但都非首尾完具之本。清张招作《瘗鹤铭辨》,仅于黄、董之外,复得8字。陈鹏年出石于江,证据更确,都穆、顾元庆不可能录得全文。至于书中所列诸家之说,纷纭纠结,至今也不能断其是非。传本入“四库存目”。② 一卷。清汪士鋐撰。汪士鋐,字文升,长洲(今属江苏省)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官至右春坊右中允。“瘗鹤铭”在镇江焦山下,因雷震堕入长江,其石破碎不全,故字多残缺,传本往往不同。自宋欧阳修《集古录》以后,著书者数十家,彼此评驳,论说纷云。康熙年间张弨亲拓其石得69字。后46年,陈鹏年守镇江,乃募工出石于江中,陷之焦山亭壁间,其石分而为五,所存77字,不全9字。其无字处,以空石补之。按其辞义,补缀联合,益为完善。汪士鋐备采前人之论,并引张弨考辨而折衷之,以陈鹏年所出石本为图,列其卷首。搜集诸家考证颇为详尽,较张弨书也更详。传本入“四库存目”。

猜你喜欢

  • 随盦所著书

    四种,五卷。清末民国初徐乃昌撰。四种为《续方言又补》二卷、《续后汉儒林传补逸》一卷、《皖词纪胜》一卷、《南陵县建置沿革表》一卷。徐乃昌认为杭世骏《续方言》等,多重隋以前书,唐宋诸书,大半遗而未收,因就

  • 荆州府志

    ①十二卷,图一卷,明孙存修,王宠怀纂。王宠怀,字止庵,号梅南子,明光泽王。明景泰七年(1456)知府常熟延通判何省安创修《荆南志》。历七十余年后,丰山孙存任知府,因旧志历年久远,质俚疏漏,托生长于荆州

  • 说文解字音韵表

    十七卷。清江沅撰。参见《说文释例》。是编为研究《说文》声读的著作。清代首倡研究声读者为戴震,其《答段若膺论韵书》云:“谐声字半主义半主声,《说文》九千余字,以义相统;今作《谐声表》,若尽取而列之,使以

  • 离骚节解

    一卷。卷首附《离骚正音》。《离骚本韵》。《离骚节指》。清张德纯(生卒年不详)撰。张德纯,字能一,号松南,长沙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进士,官常山知县。著有《离骚节解》、《孔门易绪》。卷首为作者《自

  • 金华丛书

    六十九种,七百四十二卷。清胡凤丹编。胡凤丹字月樵,浙江永康人。官湖北道员,曾编有《金华文粹书目提要》。丛书收金华历朝著作六十九种,按四部排列,计经部十五种,史部十一种,子部十四种,集部二十八种,前有《

  • 昆山郡志

    六卷。元孛罗帖木尔修,杨潓纂。孛罗帖木尔,字存中,号一斋,唐兀人。至正元年(1341),以奉议大夫为昆山监州,有善政。杨潓,字履祥,号东溪老人,本籍浦城,徙居于太仓,为昆山州学训导。著有《帝王图辨》、

  • 经学队仗

    三卷。旧本题朱景元(生卒年不详)撰。朱景元爵里亦不详。据晁公武《读书志》所载。朱景元大约生活在唐武宗会昌年间。作过唐太子谕德,著有诗集一卷。此书以道德、心性等字分类标目,而且杂引经语以疏其义。因其中词

  • 春秋因是

    三十卷。明梅之撰。之字惠连,麻城(今湖北麻城)人。该书专为科举制艺而作,从《春秋》经传中归纳出一些题目,每题必载一破题,详列作文方法。供士子揣摹。以胡安国《春秋传》之说为主,名为发挥经义,实则割裂传文

  • 诗书古训

    十卷。清阮元(1764-1849)撰。阮元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历任编修,詹事,山东、浙江学政,内阁学士,兵、礼、户、工等部侍郎,浙江、江西、河南等省巡抚,漕运总督,湖广、两广

  • 留垣奏议

    四卷。黄起龙撰。黄起龙,明代莆田(今福建省莆田市)人,字应兴,号雨石。万历戊戌(1598)进士,累迁南京吏科给事中,时讲筵久罢,福藩不就国,廷臣莫敢言,起龙甫拜官,首疏及之,又请复建文年号,追谥靖难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