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瑯琊漫钞

瑯琊漫钞

一卷。明文林(1445-1499)撰。文林字宗儒,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成化八年(1472)进士,历太仆寺丞,建言时政十四事,告病归。后复出为温州府知府,卒于官。文林文学该博,精通易数及卜筮之说。此书杂记琐闻逸事,间也考证经、史。共一卷,四十八则,六千余字。书末有文林次子文璧于弘治十三年(1500)作的短跋,跋中称“先公官太仆时,政事之余,楮笔在前,即信手草一二纸,或当时见闻,或考订经史。间令璧录置册中,而一时逸亡多矣。且皆漫言,未尝修改。……自公少时,即有志著述,有《日程故录》甚富,在滁失之。此编盖百分之一耳。……在温一二事,散录诗文稿中,不忍弃去,并抄入之,总四十八则”。由此可见,此书是经文璧抄录整理而成的。作者历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五朝,因此对这一时期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记载颇有可信之处。如记宪宗时“太监阿丑善诙谐”事,通过阿丑的扮演,将宪宗时汪直专权、保国公朱永役兵治私第,以及成化末年刑政废弛、公论无用、公道难行、胡涂者尽为官的情形揭露得淋漓尽致,均与后世史志记载相符。其“吴官童”条,记载了英宗被瓦刺也先北俘后之事,可补史志之不详。“于少保”条,极力为于谦辨冤,颇能尊重史实。其它有如记载成化、弘治年间黄河、淮河水文状况等,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此书版本很多,主要有《历代小史》本、《明钞五种》本、《顾氏明朝四十家小说》(正德、嘉靖本、宣统排印本、民国石印本)本、《璅探》本、《说郛·续卷十七》本、《五朝小说·皇明百家小说》本、《五朝小说大观·皇明百家小说》本、《学海类编》(道光本、影印道光本)本、《古今说部丛书》本、《说库》本、《丛书集成初编》单行本(1959年商务印书馆据《学海类编》本排印)、《纪录汇编》本、《影印元明善本丛书十种》本等。另有《瑯琊漫钞摘录》一卷,《瑯琊漫钞》不分卷等版本。

猜你喜欢

  • 三长物斋诗略

    五卷。清黄本骥(见《三长物斋文略》)撰。其诗略,诗之附见丛刻者不录,应酬之作多汰去不存,犹文略之意。故五卷仅诗三百六首。盖欲精不欲杂,取约不取繁。黄本骥与其兄本骐少时齐名。本骐以才力富赡著,而黄本骥则

  • 故城县志

    ①五卷。明周世选、夏维藩纂修。李元忠增修,沈元昌等增纂。吴能进,四川内江人,明万历十六年(1588)任故城知县。周世选,字文贤,号卫阳,邑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官至工部右侍郎。夏维藩,字汝

  • 荔枝谱

    一卷。宋蔡襄(详见《茶录》)撰。《荔枝谱》主要记叙闽中荔枝。全书共七篇。第一为原始末。主要叙述荔枝产地,荔枝是历代时鲜果品,常常进贡朝廷,而闽中荔枝最优。第二标尤异。主要叙述闽中兴化军陈紫荔枝,色、香

  • 学记臆解

    一卷。清刘光蕡(生卒年不详)撰。光蕡,字焕堂,号古愚,咸阳(今陕西咸阳县)人。光绪(1899)举人。幼孤贫,弱冠,避回汉之争于醴泉兴平,为人磨麦鬻饼求食,而读书不倦,淡于仕进,喜治经学,且以为经学应归

  • 湛然堂诗稿

    不分卷。明陈汝(约1570年前后在世)撰。陈汝,字席珍,江西高安人。生卒年不详。官江西广昌县知县。其自叙诗注云:望五贡荐。盖由贡生起家。是集为其子陈邦纶属陈起元所选定。《四库全书总目》称其,格意颇为平

  • 焦里堂事略

    一卷。清焦廷琥辑。廷琥字虎玉,江苏江都人,诸生,生卒年及事迹未详。此书记其父焦循(1763-1820)事略。焦循字理堂,一字里堂,嘉庆举人,为清代哲学家、数学家、戏曲理论家。著有《易通释》、《里堂算学

  • 升庵经说

    十四卷。杨慎(1488-1559)撰。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先祖居庐陵(今江西吉安),后居新都(今属四川),太子太师杨廷和之子,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正德六年(1511)殿试第一,授翰林修撰,后历经筵讲官、

  • 明世说新语

    八卷。明李绍文撰。李绍文,字节之,华亭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神宗万历中(1596年前后)在世,生平亦无考。是书全仿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其三十六门亦仍其旧。所载明一代佚事琐语,自明初迄于嘉隆。前有释

  • 刘向五经要义

    一卷。清洪颐煊(见《刘向五经通义》)辑。《隋书·经籍志》著录《五经要义》五卷,不题撰人名氏。《旧唐书·经籍志》著录《五经要义》五卷,题名刘向,《新唐书·艺文志》同。颐煊辑此书,明标刘向,依《唐志》。所

  • 经义文要

    十卷。清李元春辑。首有李氏自序,称“以文明经,犹之以经明道。汉人训诂不言文,自是文之一体。唐宋以后文不尽说经,而说经之文贵”。又说“汉魏时郑王便分门户,至宋每翻旧说,近则又多遵汉以斥宋。不敢以私见分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