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献县志

献县志

①八卷。清刘征廉修,郑大纲纂。刘征廉,字季顽,江西太和人,曾任献县知县。郑大纲,南和人,曾任献县儒学训导。康熙十年(1671)刘征廉任献县知县,十一年檄修通志,刘征廉遂参考明万历献县志,成书八卷。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分八志,依次为舆地志、宫室志、学校志、食货志、秩官志、人物志、艺文志、杂志。下又分五十二子目。此志赋役类述各类田地及人员的赋役数额,有参考价值。然其山川门中所列建成山、乐寿岩、万春山、白草山,实皆为丘陵土岗,不应云山。秩官志所记,始自明洪武间,而顺治以前官吏之任期与朝代仍多不可稽考。又秩官之有传者,明代仅知县赵景星、钱春、石经屏、王调鼎四人,清代则无一人。虽年代短浅,循吏难求,然三十年间岂无一人可记,亦稍嫌疏略。盖迫于功令,计日成书,不暇旁搜广辑也。此志尚有清抄本。②二十卷,图一卷,表一卷。清万廷兰纂定,戈涛编次。万廷兰,字梅皋,南昌人,乾隆进士,曾任献县知县。戈涛,字芥舟,献县人,乾隆进士,历官翰林院编修、湖广道监察御史。乾隆二十四年(1759)万廷兰任献县知县后,以旧志简陋疏脱,乃请当时家居的湖广道监察御史戈涛主持纂辑,成书二十卷。乾隆二十六年(1761)刻本,正文前有图一卷、表一卷。正文目录依次为:舆地、建置、食货、礼乐、武备、封建、官师、选举、人物、典文、祥异、杂志。下又分八十五子目。此志于旧志体例改动甚多。宫室旧列为纲,此改入建置。选举、人物旧志合而为一,此则一分为二。旧志所载历代诗文,凡与本县无关或词不雅驯者从删。祥异旧志入杂志,此则别为一门。凡此种种,皆较旧志为优。其杂志所记历史古物之发现,有关掌故,实亦考古史上的好材料。③二十卷,首一卷,补遗一卷。民国薛凤鸣修,张鼎彝纂。薛凤鸣,山西人,举人,曾任献县知县。张鼎彝,字子铭,献县人。民国十四年(1925)稿本,分为四志。首为舆地志(疆域、沿革、建置、古迹),次为经制志(设官、赋役、新政),再次为文献志(封爵、职官、仕进、人物、艺文),第四为故实志(祀事、兵事、宗教、物产、谣俗、金石、轶闻、叙跋)。其舆地志疆域篇,凡丘陵土阜悉附会为山,因仍旧志,不能更正。其经制志有设官一篇,记历代官制,而职官题名又隶文献志,且多遗漏,如嘉靖、道光两朝,来任知县者,竟无一人列入。其宦迹有传者,乾隆以后只有同治间知县熊存瀚一人。民国以来亦仅一人详其任期,余皆无可考。当其之事尚不能详载,则其疏陋可知矣。由于遗漏较多,此志后又附《献县志补遗补正》一卷,另有《诗文要录》三卷。有民国十四年(1925)刻本刊行于世。

猜你喜欢

  • 续博物志

    十卷。南宋李石撰。(旧题晋人李石,误)。生卒年不详。李石字知己,号方舟,资阳(今四川资阳)人,南宋文学家。李石好学,善著文,有气节,少从苏符尚书游,举进士高第。绍兴末,以荐官太学博士,历成都转运判官。

  • 明善斋集

    十二卷。《奏议》二卷。明薛天华撰。天华,字君恪,号南塘。福建晋江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官广东右布政使。天华风度清爽,神情俊逸。官南刑部主事,考满诣京师。因触犯严嵩,经过七年才得

  • 六宜楼吟草

    一卷。清姚其慎撰。姚其慎,生卒年不详,字忆仙,江苏南汇(今上海)人,举人方正李帮黻之继妻。清代诗人。此书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刊入周浦《南荫堂姚氏丛刊》初编里。书后附有萧穆所作跋语。另有民国二十九

  • 史氏菊谱

    一卷。宋史正志撰。史正志,字志道,自号吴门老圃,江都(今江苏江都县)人。生卒年不详。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官拜司农丞。孝宗时,曾历守庐州、扬州、建康,官至吏部侍郎,归老姑苏。著作除《史氏菊谱》

  • 续自警编

    八卷。明黄希宪(生卒年不详)撰。黄希宪字毅所,一字伯容,金溪(属江西省)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官御史。清录用建言诸臣,为参政福宁。时值倭寇入犯,黄希宪率兵击败之。后为嘉兴知府,缮修捍海诸堤

  • 佚存丛书

    十七种,一百一十一卷,原题日本天瀑山人(林衡)辑。丛书所收均为中土已佚古籍,选择颇精,每书后附编者题跋,述其刊刻源流。据其自序云:“余尝读唐宋已还之书,乃识载籍之佚于彼者,不为少也,因念其独存于我者,

  • 梦林玄解

    三十四卷。明陈士元(详见《易象钩解》)撰,何栋如(详见《明祖四大法》)增广重辑。书前凡例云:是书在宋景玦间名《圆梦秘策》,为晋葛洪原本,而宋邵雍辑之者。其说不可考知,或为术家伪托之词。全书分梦占二十六

  • 杨道行集

    十七卷。明杨于庭(约1595年前后在世,)撰生卒不详。杨于庭,字道行,安徽全椒人。万历八年(1580)进士,官至兵部职方司郎中。著有《春秋质疑》,已著录。是集为于庭所自编。凡十七卷。其诗沿何、李之派,

  • 楚骚绮语

    六卷。明张之象(生卒年不详)编。张之象著有《太史史例》。本书摘录楚词中的字句编辑而成。同时,又杂录二十五赋,又不著明其出自何篇。

  • 读贾谊新书札记

    一卷。清陶鸿庆撰。是书为读诸子札记之第十四种,此书以史汉补校的。《审微》篇“夫事有逐奸,势有召祸”,鸿厌谓“逐”为“起”字之误。《容经篇》,“在小不实,在大不窕,”庆谓“实”为“塞”字之误。其说甚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