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热河志

热河志

一百二十卷。清和珅、梁国治纂修。和珅(1714-1799),字致斋,姓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生员出身。乾隆三十四年(1769)袭轻车都尉世职,授三等侍卫,受高宗赏识。四十一年(1776)授户部侍郎,旋擢军机大臣,在任二十余年。历任步军统领,户、兵、吏部大臣,理藩院尚书。后晋文华殿大学士。曾充四库馆、国史馆正总裁。累封至一等公。嘉庆四年(1799)高宗死,为仁宗数二十大罪,赐死,时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之谚。著有《嘉乐堂诗集》。梁国治(1723-1787),字阶平,号瑶峰,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乾隆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外任道员、按察使、布政使。乾隆三十四年(1769)擢湖北巡抚,署湖广总督,办平粜。三十六年(1771)移湖南巡抚,供金川军需。三十八年(1773)升为军机大臣,旋入值南书房。曾充四库全书副总裁。后官至东阁大学士。著有《敬思堂集》。热河最初以温泉得名。《热河志》乾隆四十六年(1781)刻本。全书二十四门:天章、巡典、徕远、行宫、围场、疆域、建置沿革、晷度、山、水、学校、藩卫、寺庙、文秩、兵防、职官题名、宦迹、人物、食货、物产、古迹、故事、外记、艺文。每门列有小序,以记缘起。该志考古证今,辨疑传信,既精且博,蔚为舆地大观。此志图表甚多,如建制沿革门附有热河历代建置沿革表,以府州县为经,以时代为纬。藩卫门附有藩卫表,其罗列世系,俱经过严谨考证。该志尚有乾隆间《四库全书》本,民国二十三年(1934)重印本和民国二十三年(1934)《辽海丛书》本。

猜你喜欢

  • 十二楼

    十二卷。清李渔(1611-约1679)撰。李渔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后因戴笠泛舟以遨游四方,改名渔,号笠鸿、笠翁、笠道人,别署觉世稗官、新亭樵客、湖上笠翁。清初戏曲理论家、小说和戏曲作家。祖籍浙江

  • 周寿堂二王帖

    四卷。清代瑛棨摘摹宋拓。瑛棨,字兰坡,生平籍贯不详。此帖成于咸丰十一年(1862),刻于西安。据作者自题,瑛氏自藏有宋拓《二王帖》,其字势纵横变幻,令人爱不释手,作者便于“公余之暇,择其尤佳者汇为四卷

  • 经典释文校勘记

    二十七卷。阮元(1764-1849)撰。阮元字伯元,号云台,一号云苔,自号颐性老人,江苏扬州人,籍贯仪征(今属江苏仪征),清著名的经学家、文学家。据《清史稿·阮元传》记载:“元乾隆五十年(1789)进

  • 医史

    十卷。明李濂(生平事迹详见《祥符人物志》)撰。又名《李濂医史》。此书成于正德八年(1514)。书中采录古来名医,自《左传》医和以下,至元代李杲,凡见于吏传者共五十五人,又集诸家文集中所载,自宋张扩以下

  • 诗经解四书

    一卷。清范士增(详见《周易解四书》)撰。是卷以《诗经》解四书,其合者,如“行不由径”,解为“遵大路兮”;“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解为“小子有造”;“南容三复白圭”,解为“慎尔言也”;“子生三

  • 阴符经太无传

    见张果《黄帝阴符经注》。

  • 古文周易参同契注

    八卷。清袁仁林(生卒年不详)撰。袁仁林,字振千,三原(今陕西省三原县)人。明代研究《周易参同契》的学者杨慎,声称于南方掘地得石函中《古文参同契》,后有蒋一彪集诸家之说为其作《集注》。袁仁林认为《参同契

  • 子史精华

    一百六十卷。清张廷玉(详见《骈字类编》)、蒋廷锡、张照等四十余人,奉清圣祖康熙皇帝之命编撰而成。康熙六十年受敕始修,雍正五年完成。清世宗御定颁行。经、史、子、集四库之中,子、史二部最为浩博,也最为芜杂

  • 宵练匣

    十卷。明朱得之(生卒年不详)撰。朱得之字本思,号近斋,自号参元子,乌程(今浙江省湖州市)人。一说为靖江(属江苏省)人。以贡生为江西新城县丞,颇得邑人称道。从学于王守仁,其学颇近于老氏。著有《参玄三语》

  • 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笺异

    一卷。清莫友芝(1811-1871)撰。友芝字子偲,号郘亭,晚号眲叟,贵州独山人。道光辛卯(1831年)举人,曾客曾国藩幕。通小学,精版本目录之学,为晚清宋诗派作家。著作尚有《韵学源流》、《郘亭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