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清语摘钞四种

清语摘钞四种

四卷。无著撰人姓名。前后亦无序跋。有二家刻本,皆刻于光绪十五年。即京坊聚珍堂刻本,三槐堂刻本。京坊聚珍堂刻本较好。聚珍堂本有“玉森之印”,“松坪”二枚印章。不知是撰者名、字否。本书分衙署名目,官衔名目,折奏成语,公文成语四种。以元、亨、利、贞四字编次。一种衙署名目,标签有篆书依锁三字章,清语元字。第二种官衔名目,标签篆书哈丰阿章,清语亨字。第三种折奏成语,标签阿昌阿章,清语利字。第四种公文成语,标签哲克束章,清语贞字。本书所集录,皆奏咨公牍新订清语,杂采自《增订清文鉴》,六部成语、上谕成语,满洲政书,以及阁、部、旗、营、现行案卷。为吏人治事之资。元字第一种衙署名目分为八门,即部院类、旗分佐领类、仓库名、京城门名、禁城门名、宫殿名、坛庙名、关隘名。每门的编排亦各有次序。如部院类,首列总纲,之后是京外各部、院、衙、署、旗、营、学、馆、及其各所属司、厅、科、房,依次排列。亨字第二种,官衔名目,分为十四门。即国朝年号,列圣诞辰、列圣列后忌辰、君类、封衔、文职封赠、武职封赠、外省文职、外省武职、京城文职、京城武职、内府官弁名、闲散类、太监官职。国朝年号,天命至光绪,共十二个。列圣列后诞辰、忌辰,并附有月、日。只有太祖高皇帝诞辰不详。忌辰并附有陵名。因注重尊谥的翻译,所以书虽刻于光绪年,但其中所记诞辰,只到穆宗皇帝为止。君类,则如《清文鉴》,兼及宗室爵职。其品官总纲,列于外省文职之前。上司官阶,列于外省武职之后。郎中、员外郎、主事、笔帖式等,附载内府官弁中,惟武职封赠,用旧汉名大夫郎等。不用将军、都尉、骑尉、校尉新名。利字第三种折奏成语,贞字第四种公文成语,二种没有明分门类,其次序则按吏、户、礼、兵、刑、工六项编排。有光绪刻本。

猜你喜欢

  • 古方言书目录

    五卷。见“方言考”。

  • 海昌外志

    八卷。明谈迁撰。谈迁(1594-1657),浙江海宁人,原名以训,字观若,又字孺木。初为诸生。好审古今治乱,熟于掌故,后入史馆,潜心于明史研究,积数十年心血,著成《国榷》,又著《北游集》、《枣林集》。

  • 思陵翰墨志

    一卷。又名《翰墨志》、《高宗翰墨志》。宋高宗撰。宋高宗赵构(1107-1187),字德基,始封康王,徽、钦二帝被金人掳掠之后,即位于建康(今南京),先以李纲为相、宗泽为将,力谋恢复,但高宗一向怯懦,为

  • 五经通论

    ① 一卷。束晳(约261-303)撰。王谟(详见辑《圣证论》条)辑。束晳字广微,阳平元城(今河北大名东北)人,西晋经学家、史学家。曾作《玄居释》以明志,阐述“道无贵贱”,“守分任性”的观点,深受张华推

  • 昌武段氏诗义指南

    一卷。宋段昌武(生卒年不详)撰。段昌武字子武,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官朝奉郎,著述还有《丛桂毛诗集解》、《读诗总说》等。《诗义指南》的写作目的是为科举时代应试的人发挥题义而作辅导材料(见朱彝尊《经义考

  • 湖北通志

    ①一百卷,首五卷,清吴熊光等修。吴熊光,安徽休宁人,官湖广总督。乾隆五十五年(1790),总督毕沅等延章学诚纂《湖北通志》,未及刊布。吴熊光复奏修之,书久未成,遂分遣幕友编辑,嘉庆九年(1804)成书

  • 灌县乡土志

    二卷,清钟文虎修,徐昱、高履和纂。徐昱,字价民,举人。高履和,贡生。《灌县乡土志》光绪三十三年(1907)刻本,共二卷。徐昱、高履和因学部檄取以备教材而纂修此志,其首列部颁条例十五门,曰历史、政绩录、

  • 西樵野记

    四卷。明侯甸撰。侯甸,苏州人。生卒年、生平均不详。《西樵野记》是一种记叙幽怪之事和其它杂事的笔记小说。《明史艺文志》记载说这部书是十卷,与此本卷数不符。《四库全书总目》编者疑有散佚,但据《西樵野记》的

  • 西湖扇

    清丁耀亢(详见《表忠记》)撰。此剧演武林中人顾史与女子宋湘仙姻缘始末之事,宋湘仙游湖将扇丢失,顾史得此扇,与所眷妓女宋娟娟共和诗。适值后金南侵,宋湘仙、宋娟娟皆被金兵掳走,宋湘仙旋出家为尼,宋娟娟配正

  • 潜研堂金石文跋尾

    六卷 续七卷 再续三卷 三续六卷 清钱大昕撰。钱大昕,详见《潜研堂金石文字目录》条。钱大昕精研经史,尤嗜金石。本书所著录金石文字,始于三代,迄于宋元,共两千余种,经跋尾者八百六十余篇。当时每得二百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