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法源寺志稿

法源寺志稿

六卷。清黄维翰撰。黄维翰,(1866-1930)字申甫,江西崇仁县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授兵部主事、总办职方司、派办处、兵学馆等处事,曾任黑龙江呼兰府知府、龙江知府。著有《呼兰府志》、《黑水先民传》、《题柱集》、《渤海国志》、《蒙服志》、《十年历代人生年表》、《江西疆域志》、《豫章大事记》、《稼溪文存》、《武昌起义往事本末》。已刊未刊者共十余种。法源寺位宣武门外,唐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悯东征士卒战亡,收其遗骸,葬幽州人,城西四十里,名哀忠墓,又于城内建悯忠寺。清雍正十一年(1733),发币重修,世宗赐匾改名法源寺。其后住持道阶王树根撰寺志,王因老病,稿实出于黄维翰之手,末及缮正。全志共六卷,分兴建、法系、寺产、名迹、遗事五门,新城王世钧、蒙古鲍延堉校。第一卷兴建篇,自唐贞观创寺起,至清雍正改名,历述史思明建东西两塔,张不矜、苏灵芝撰《塔颂》,张仲武、李匡威及沙门善制等,移藏舍利石函,李可举造观音阁,清世祖命建戒坛,圣祖御题藏经阁等匾,世宗发币重修,赐换法源寺匾,及殿堂位置,碑志题咏。其纪寺前迤东大悲院,寺后荒地迤西,至教子胡同官道,为史思明建塔基址。第二卷法系篇,开山第一代无考,从唐景福前僧明鉴,至现代道阶止。内有辽代悯忠古德慈智大师,葬于今城南慈悲庵,即陶然亭北。所树石幢,洋言姓氏邑里,而未纪法名。第三卷寺产篇,纪寺有六十六顷田,分在大兴、宛平、房山、安次、固安五县。每县各列田亩佃户租课表。第五卷古迹篇,一金石,述宋代谢枋得所见寺壁久佚的曹娥碑,至光绪中叶住持静涵虚心图刻石。二书画,有明仁宗所颁《华严经》八十一卷,永乐十七年(1419)刻本,最后为王闿运《留春图》。三花木,法源寺丁香最闻名,唐槐树、宋松柏及西院象槐枯本,皆最古之木,现俱存在。第六卷遗事篇,自唐太宗建寺荐亡,至近代道阶开堂传戒,共数十事。其中三鹊衔铜佛送寺、蜘蛛结幔,为最灵异之事。以上各篇,凡有士夫题识吟咏,皆附各篇各本事之下,不另立篇目。此志体例,叙述有法,精而不滥,是最佳的志乘。

猜你喜欢

  • 何氏语林

    三十卷。明何良俊(详见《四友斋丛说》)撰。此书承袭晋人裴启《语林》之名,而体例、门目也完全仿效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搜罗了两汉至元代正史所列,传记所存的士大夫的言谈举止、轶闻琐事,共二千七百余事,精心

  • 尚书知远录

    七卷。朝鲜丁若镛撰。本书在《与犹堂集》中,为第三十一至第三十七卷。本书大旨在于谈读《尚书》之法。丁氏认为,读《尚书》必先明训诂,训诂明而字义通,字义通而句可解,句解而后章可析,章析而后全篇之大义可见,

  • 郭庆藩行述

    一卷。清郭振镛编著。振镛清末叶湖南湘阴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该书记其父郭庆藩生平事实。庆藩字孟纯,郭嵩涛侄,诸生。由军功保知府,官至江苏候补道。书中所述办盐厘海运诸事,与实相符,至于开矿行钞诸策却是空

  • 东南水利略

    六卷。清凌介禧撰。凌介禧,原名杏洙,字少茗,吴兴人。素有文行,究心于水学。条议水利数万言,为救荒之策。光绪九年(1883)春夏间,霪霖为灾,凌介禧与王凤生溯源讨委,遍阅杭嘉湖水道,斟酌事宜,而辑成此书

  • 食旧堂丛书

    三十种,八十四卷。清汪大钧编。汪大钧,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丛书所收均为清人著作,多与《聚学轩丛书》、《木犀轩丛书》相同,而择选不如二书精核,如汉郑玄《驳五经异义》一卷,据《问经堂丛

  • 随盦徐氏丛书续编

    十种,三十八卷。清徐乃昌(见《鄦斋丛书》)编。丛书为续《随盦徐氏丛书》而编,所收亦为宋元刊本。如宋钱文子《补汉兵志》一卷,是据宋抄本影印,徐氏撰札记一卷。宋李复言《续幽怪录》,为宋太庙前尹家刻本,藏于

  • 韵学全书

    八卷,又名《圆机诗韵沽法全书》,明王世贞增校,蒋先庚重定。王世贞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进士,官刑部主事,工诗古文,尚著《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等多种。是书以平水韵

  • 易解拾遗

    七卷。附《周易句读读本》二卷。清周世金撰。周世金字仲兰,衡山人。此书成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大旨以数讲易。卷一、卷二推衍河图、洛书、先天、后天之说,追求拔奇于旧说之外。卷三、卷四、卷五为观玩四法

  • 覆瓿集

    七卷。《附录》一卷。明朱同(约1398前后在世)撰。朱同,字大同,白号紫阳山樵,又号朱陈村民,安徽休宁人。生卒年不详。翰林学士升之子,《明史》附见升传末。著有《覆瓿集》。是集末有范檩跋,称洪武中以人材

  • 唐朝名画录

    一卷。又称《唐贤名画录》。唐朱景玄(生卒年不详)撰。朱景玄,江苏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官至翰林学士。《图画见闻志》作朱景真,为避宋讳。《新唐书·艺文志》曾题该书曰《唐画断》,《文献通考》称之“《画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