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汪刻隶释

汪刻隶释

二十七卷。宋洪适(1117-1184)撰。清汪日秀校刊。洪适(kuò)字景伯,晚年号盘洲老人,鄱阳(今江西波阳县)人。绍兴十二年(1142)中博学鸿词科,累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卒谥文惠。好收藏金石拓本,著有《隶释》、《隶续》、《隶纂》、《隶韵》等书。今《隶纂》已佚,《隶韵》已有缺失。参见经部《隶释》、《隶续》。日秀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其生平未详。是本《四库全书》未录。《四库全书》所录洪适《隶释》系万历十六年(1588)王鹭刻本。是本系据昆山徐乾学传是楼所藏抄本,并从《隶韵》、《字原》诸书校订付刊。其中汉碑十九卷,《水经注碑目》一卷,欧阳修《集古录》二卷,欧阳棐《集古录》一卷,赵明诚《金石录》三卷,《天下碑录》一卷,与明刻本卷数卷第均无不同。不同的是,于《冯绲碑》补三十字,《孙叔敖碑》补三十八字,《武梁祠堂记》补十二字,《四老神坐神祚机》增入“绮里季”一行;再有明刻本《武梁碑》脱去碑文,只存其末数语及铭文,而以《武班碑》文阑入;《魏公卿上尊号奏》及《受禅表》二碑前后错简,均一一为之厘定。汪刻之于明刻,不仅如上所述补其遗漏,订其舛讹,而且于其偏旁点画,尤多校正。惟以《隶韵》、《字原》证之,偏旁点画间尚有讹误。黄丕烈因之撰《刊误》一卷,足以订正汪刻之失。此本刻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

二十七卷。《隶释》为宋洪适编撰,前已著录。明万历十六年(1588)王鹭刻本,已收入《四库全书》中,而本书未录。此书为清汪日秀校刊。汪日秀,浙江钱塘人。此本刻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他根据崑山徐氏“传是楼”所藏抄本,并以《汉隶字原》等书,对照参考,订正后付印。其中有汉碑十九卷、《水经注碑目一卷、欧阳修《集古录》二卷、欧阳棐《集古录目》一卷、赵明诚《金石录》三卷、天下碑录一卷、共二十七卷。在卷数上,与明王鹭刻本虽无不同,但在内容上有所增订,如冯绲碑补录三十字,孙叔敖碑补三十八字,武梁祠堂记补十二字。另者,魏公卿上尊号奏和受禅表二碑,前后互相错简,汪刻本则一一为之订正。至于偏旁点画,校正尤多。洪适所著《隶释》、《隶续》曾合编为一书,共五十卷,但久已不传。传世者,《隶释》仅明王鹭刻本与汪刻本。但此书也有一些讹误,黄丕烈曾摘记若干条,撰为刊误,足以订正此书之失。传本有“士礼居黄氏丛书”、“丛书集成”本。

猜你喜欢

  • 东皋文集

    十三卷。附录一卷。明陆渊之撰。陆渊之,字克深,号东皋,上虞(今浙江上虞县)人。生卒年不详。明成化二年(1466)进士,改庶吉士,擢礼部主事,进员外郎。弘治四年(1491)迁河南右布政使。著有《东皋文集

  • 劝学篇

    二篇。清张之洞(1837-1909)撰。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南皮(今属河北)人。同治进士。曾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等职。光绪十年(1884),任两广总督。光绪十五年(1889),任湖广总督,开办

  • 尚书家训

    八卷。清董色起撰。董色起字印韩,号缑山,河南洛阳人,顺治八年举人,官直隶沙河知县。书首有粘本盛序及自序,卷首还有两篇文字,分别记述了藏书及孔子履历、孔子删《书》之年及孔子功德。本书卷一、卷二为《虞书》

  • 广汉魏丛书

    八十种,四百六十五卷。明何允中重编。何允中为明万历年间武林(今属浙江杭州)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程荣《汉魏丛书》刊行后,何允中在原书基础上搜求附益,刻七十六种,后经翻刻,又增至八十种,与程本并流传于

  • 鼎湖山志

    八卷,清释成鹫撰。成鹫,广东肇庆府高要县鼎湖山庆云寺住持。高要县山水,以端溪七星崖为最著名,鼎湖山则鲜有知者。鼎湖山,又名顶湖山,天湖山,云顶山。高千余仞。周百里。山顶有湖,四时不竭。天将雨,湖先出云

  • 四声篇海

    十五卷。金韩孝彦(生卒年不详)撰,其子韩道昭(生卒年不详)修订。韩氏父子为真定松水(今河北正定)人,孝彦字允中,道昭字伯晖。他们还把此书所收的字改为按韵编排,成《五音集韵》一书。二者相并而行,与《集韵

  • 保婴经验方

    见《保生碎事》。

  • 曙海楼帖

    四卷。清王寿康刻刘墉之书。刘墉(1719~1804)为清代著名书家。字崇和,号石庵。山东诸城人。官至东阁大学士。工书,尤长于小楷,书风用墨厚重,貌丰骨劲。此帖于道光十五年(1835)刻成,兵燹后石损大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义疏

    六卷。隋释智撰。释智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玄义》条。《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义疏》六卷,本为释智说,弟子灌顶随听随记整理成书。此疏是专为解释鸠摩罗什所译的金刚般若经的,文前不立五重玄义,略展二章解释经题

  • 靖康缃素杂记

    简称《缃素杂记》,十卷。北宋末南宋初黄朝英(生卒年不详)撰。黄朝英,建州(今福建建瓯)人。生平事迹不详。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仅谓其为绍圣(1094-1908)后举子。其余皆不清楚。此书杂记经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