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汉石经考异补正

汉石经考异补正

二卷(适园丛书本)。清瞿中溶(1769-1842)撰。中溶字苌生,号木夫,后更号空空叟,江苏嘉定(今江苏嘉定)人,精于金石,所至访碑考古,搜罗颇丰。他是钱大昕的女婿,曾校刻钱氏著作。此书为补正杭世骏《石经考异》而作。瞿氏认为世骏之书,虽分门详辨,但惑於前人谬论及万斯同之说,反以三字石经为汉石经,四十八碑为魏石经,其言支离舛谬,殊不足凭。而且对于石经残字与今本的异同不置一词,对洪氏《隶释》所载遗文也都弃而不录,所以撰此书补而正之。第一卷备载《隶释》之石经《尚书》《鲁诗》《公羊》《论语》《仪礼》诸残碑,考订颇为详审。第二卷则辨汉石经与唐石经及注疏本的异同,兼采众说,互有证明。又书中有言:“闻金匮钱氏泳家,有《尚书》,《洪范》篇七十八字,《君奭》篇十三字。《鲁诗》,《魏风》七三十字,《唐风》三十一字。《仪礼》,《大射仪》三十七字,《聘礼》廿八字。《公羊隐公四年传》十八字。《论语》,《微子》篇百七十字,《尧曰》篇三十九字。又盍毛周有无不同之说,及博士左立姓名十八字,合五百余字,并洪氏《隶释》所无,其本亦不知所从来。后翁阁学翁方纲,合黄小松本,摹刻於南昌,则予皆未之见也。今考钱本石经,或谓即所赝作,中溶似亦疑之。近岁新出土者,有《易》二石,《鲁诗》二石,《仪礼》二石,《春秋经》四石,《公羊传》二石,《论语》一石,《校记》一石,都千一百四十有四言。原石具存,是则前人所未见耳”。

猜你喜欢

  • 古今乐录

    一卷。陈释智匠撰。辑佚书,清马国翰辑。释智匠生平事迹不详。原书《隋书》载作十二卷,《唐书》作十三卷,早已亡佚。马国翰据《太平御览》、《初学记》、《吴淑事类赋》等书辑得,成一卷,著入《玉函山房辑佚书》中

  • 晋泰始笛律匡谬

    一卷。清凌廷堪(生平事迹见《燕乐考原》条)撰。一生致力于礼经,著有《礼经释例》,又精于乐,著有《燕乐考原》、《晋泰始笛律匡谬》等。期由燕乐以通古乐,清儒于古礼乐之研究,以凌氏为最。此书系针砭晋荀勖《笛

  • 春秋阐微纂类义统

    一卷。唐赵匡(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赵匡字伯循,天水(今属甘肃)人,唐代中期经学家。曾师从著名学者萧颍士,作过殿中侍御史、淮南节度判官、洋州刺史。曾与《春秋》学者啖助讨论经义,后与陆淳等一起整理

  • 洨滨集

    十卷。《附录》二卷。明蔡叆(约1543前后在世)撰。蔡叆生平详见《洨滨语录》条。是集为蔡叆诗文集。为其门人李登云所编。凡十卷。文六卷,诗四卷。铭赞之类附于诗末。附录二卷,则为其友人赠答与门人称颂之作,

  • 卢抱经增校诗考

    四卷。清卢文弨(详见《诗考校注》)撰。此书丁氏善本书室《藏书志》称为善而又善之本。今所见此书,当为乾隆四十五年(1780)重校后,写官所录副本,且非最后定稿,故书后无卢氏初校跋语,亦无卢氏庚子年(17

  • 东坡文谈录

    一卷。元陈秀民(详见《东坡诗话》)编。是书杂收诸家评论苏文之语,自为一卷。其所录大体取诸人常见之书,体例不一,没有什么特色。与其所编《东坡诗话录》相比,此编更滥及于诗。《四库全书总目》列为存目,并加以

  • 河防辑要

    四卷。民国周家驹撰。周家驹,字子昂,合肥人。好水利之学。以为治河之方,元明清以来最著之书,多详于河道形势,而略于工程建筑之法,家驹因著此书。南京汤明林印刷工厂印本。共四卷,分为名言论,修守类,土工类,

  • 周易后天归图

    四卷。清黎由高撰。黎由高字鹏翥,通城人。此书专门阐明后天之易六十四卦反对之义,而一归之于图。一卷总论后天方位,见经之当归于图。二卷说乾坤为归经于图的纲领。三卷说反对为归经于图的门户。四卷摘录诸卦为归经

  • 韵法横图

    一卷。明末李世泽撰。李氏字嘉绍,上元(今南京市江宁县)人。如真先生(李登)之子。是书初名《切韵射标》,梅膺祚取之与《韵法直图》相配,改称《韵法横图》,附刻于《字汇》后。梅氏序云:“是为李嘉绍氏所作者也

  • 名公翰藻

    五十卷。明凌迪知(约1571前后在世)编。凌迪知字稚哲,乌程(今属浙江吴兴县)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官至兵部员外郎。此书录有明一代书牍。编者之意在广采博收,故冗杂极甚。《四库全书》列为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