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正名

正名

八曰:

名正则治,名丧则乱。使名丧者,淫说也。说淫则可不可而然不然,是不是而非不非。故君子之说也,足以言贤者之实、不肖者之充而已矣,足以喻治之所悖、乱之所由起而已矣,足以知物之情、人之所获以生而已矣。

凡乱者,刑名不当也。人主虽不肖,犹若用贤,犹若听善,犹若为可者。其患在乎所谓贤,从不肖也;所为善,而从邪辟也;所谓可,从悖逆也。是刑名异充而声实异谓也。夫贤不肖、善邪辟、可悖逆、国不乱、身不危奚待也?

齐湣王是以,知悦士,而不知所谓士也。故尹文问其故,而王无以应,此公玉丹之所以见信、而卓齿之所以见任也。任卓齿而信公玉丹,岂非以自仇耶?

尹文见文王,齐王谓尹文曰:“寡人甚好士。”尹文曰:“愿闻何谓士?”王未有以应。尹文曰:“今有人于此,事亲则孝,事君则忠,交友则信,居乡则悌,有此四行者,可谓士乎?”齐王曰:“此真所谓士已。”尹文曰:“王得若人,肯以为臣乎?”王曰:“所愿而不能得也。”尹文曰:“使若人于庙朝中,深见侮而不斗,王将以为臣乎?”王曰:“否。大夫见侮而不斗,则是辱也。辱则寡人弗以为臣矣。”尹文曰:“虽见侮而不斗,未失其四行也。未失其四行者,是未失其所以为士一矣。未失其所以为士一,而王以为臣,失其所以为士一,而王不以为臣,则向之所谓士者非乃士乎?”王无以应。

尹文曰:“今有人于此,将治其国,民有非则非之,民无非则非之,民有罪则罚之,民无罪则罚之,而恶民之难治,可乎?”王曰:“不可。”尹文曰:“窃观下吏之治齐也,方若此也。”王曰:“使寡人治信若是,则民虽不治,寡人弗怨也。意者未至然乎?”尹文曰:“言之不敢无说,请言其说。王之令曰:‘杀人者杀,伤人者刑。’民有畏王之令、深见侮而不敢斗者,是全王之令也,而王曰‘见侮而不敢斗,是辱也。’夫谓之辱者,非此之谓也,以为臣。不以为臣者,罪之也。此无罪而王罚之也。”齐王无以应。

论皆若此,故国残身危,走而之榖,如卫。齐湣王,周室之孟侯也,太公之所老也。桓公尝以霸矣,管仲之辩名实审也。

猜你喜欢

  • 孝经旁训

    一卷。清孙传澄修订。孙传澄字对涧,浙江宁波人。是书经文作大字,注作小字,列于经文之旁。“广扬名”章下附古文“闺门”一章。“庶人、三才、孝治、圣治纪孝行、五刑、广要道、广至德、广扬名、谏诤、感应、事君、

  • 求古录礼说

    十五卷。清金鹗撰。金鹗嘉庆时期贡生,生卒年及事迹不详。金鹗才思敏捷,博闻强识,于书无所不读,长考据之学,时人争聘为弟子师,尚书汪廷珍聘至家中,两年后逝世,年仅四十九岁。著此书及《四书正义》。该书各卷内

  • 姓觿

    十卷。明陈士元(详见《名疑》)撰。本书为《归云别集》之一种。捃摭姓氏诸书,依韵分别编辑。凡平声一千七百一十四姓,上声六百八十九姓,去声六百零一姓,入声六百二十一姓,外蕃九十九姓,不入韵中。共三千七百二

  • 续穀梁废疾

    三卷。民国吴树荣(详见《续左氏膏肓》)撰。吴树荣治公羊家学,服膺何休。何休是东汉著名今文经学家,撰有《左氏膏肓》、《公羊墨守》、《穀梁废疾》三书,尊公羊而排二传。吴树荣仿何休之意,为三书分别作续,《续

  • 毛诗异同评

    ① 一卷。晋孙毓撰,清王谟辑。据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云,孙毓,字休明,北海(今山东潍坊一带)人,晋豫州刺史。《隋书·经籍志》著录晋长沙太守孙毓撰《毛诗异同评》十卷。《经义考》曰,《隋志》别集类有晋

  • 中庸释

    一卷。清郭阶(详见《大学古本释》)撰。首有自序,极诋朱子分章之不善。是书以性、道、教为目,诂以明诚礼,综其纲于时,书中即阐发此义。性足赅情,所以一中庸者,诚也。道明乎出入,动作万殊,归于一本,明也。教

  • 笃志斋经解

    五卷。清张应誉撰。张应誉,字伊知,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县)人。贡生,生卒年不详。是书分《周易》三卷、《春秋》二卷,大都风格近于宋学,虽名义上探源于《唐正义》,然实则是折衷于程朱胡氏之学说,一些地方还采

  • 明朝纪事本末补编

    五卷。彭孙贻(1615-1673)撰。彭孙贻,字仲谋、羿仁,号管葛山人、管山人、茗斋。史学家、诗人。浙江海盐(今浙江海盐县)人。明选贡生,师陈子龙。父殉国难。明亡,不仕清廷。幼年颖异,工诗画,博览群书

  • 人瑞翁集

    一卷。明林春泽(1480-1583)撰。林春泽字德敷,侯官(今福州市)人。正德九年(1514)进士。官至平番府知府。年104岁。卒于神宗万历十一年,有司为建“人瑞坊”,故以“人瑞翁”名其集。原本十二卷

  • 云南勘界筹边记

    二卷。清姚文栋撰。姚文栋,字志梁,生卒年不详,江苏上海(今上海)人。直肃道员,曾随使日本、俄、德等国。后奉命入滇勘查滇缅界务,并查探印缅商情,凡有关地理形势之处,无不博访周谘,绘图记载,遂成此书。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