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楚辞释

楚辞释

十一卷。清王闿运(1833-1916)撰。王闿运,字壬秋,号湘绮,湖南湘潭人。咸丰二年(1852)举人,曾为曾国藩幕僚。后讲学蜀、湘、赣等地,历掌成都尊经书院、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清末授翰林院检讨,加衔侍讲。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王氏治学博洽,诗文模拟汉魏六朝。著作有《湘绮楼诗集》、《湘绮楼文集》、《湘军志》、《湘绮楼日记》、《八代诗选》、《唐七言诗选》、《楚辞释》、《尚书笺》、《礼记笺》、《春秋公羊传笺》等,门人辑为《湘绮楼全书》。此书只释战国时楚人作品。书无序跋,目录之后为正文。其目录为:卷一《离骚经》,卷二《九歌》,卷三《天问》,卷四《九章》,卷五《远游》,卷六《卜居》,卷七《渔父》,卷八《九辩》,卷九《招魂》(王氏认为宋玉作),卷十《大招》(景差),卷十一《高唐赋》(宋玉)。本书卷一至卷十,卷首皆署:“王逸章句,王闿运释”。注文先引《章句》注,后加疏释。卷十一署曰:“李善注,王闿运释”,注文先引李善注,再进行注释,故书名为《楚辞释》。本书主要特点是不拘泥古解,大胆自标新说。如《离骚》写作年代,王氏称“顷襄时,屈原四十有六,名高德盛。新王初立,势不能不与原图事。原乃结齐款秦,荐列众贤,诋毁用事者。众皆患之,乃谮以为本欲废王,又以怀王得反,将不利王及令尹。王积前怒,固欲远之,而无以为名。因是诬其贪纵专恣,放之江南,而反以忘仇和秦为其罪。原因托其所荐达者于令尹,而所荐者趣时易节。附和阿俗,国事大变”。因此“原忠愤悲郁,无所诉语,故行吟湖皋,作为此篇。不敢斥王之不孝,乃至切怨于子兰”。关于《九章》王氏认为,怀王死后,新王即位,屈原得到新王恩泽,重回郢都,子兰见《离骚》,乃大怒屈原,使靳尚诬以款秦误国,复徙之于沅。在这种情况下,写出《九章》。《卜居》王氏解为:“此篇在怀王薨后,顷襄定立,悉还前放逐诸臣,而原以名德见重,有复用之机,故自明其不能随俗取富贵也。”称《渔父》中的“渔父”是隐于沅湘的楚国旧臣。《招魂》王氏解为:“原自沅暂归,忽悟悔而南行,君臣相绝,流亡无所。宋玉时从东徙,闻原志行,知必自死,力不能留之,因陈顷襄奢惰之状,托以招原,实劝其死,自洁以遗世”。从以上引叙可知,王氏往往自叙事实,这些事实并不见于史传前注,并以此立论,虽新颖、大胆,但后人遵从者少,只聊备一说而已。此书附会之处较多,将《天问》“一蛇吞象”,之蛇喻秦,象喻怀王。《天问》“何所冬暖,何所夏寒”,解为“顷襄新立,谀臣甚众,能令冬暖;怀幽己放,在夏犹寒”。此种解释,皆不足取。版本有:清光绪十二年(1886)成都尊经书院刊本。光绪二十一年(1895)仪征李氏刊《崇惠堂从书》本。光绪二十七年(1901)衡阳刊《湘绮楼全书》本,东北师范大学藏。民国十二年(1923)刊《湘绮全集》本。《湘潭王氏所著书》本,吉林省图书馆藏。

猜你喜欢

  • 王度二石传新、旧《唐书·艺文志》附二石伪事

    一卷。清汤球辑。《隋书·经籍志》著录有王度二书,一曰《二石传》二卷,一曰《二石伪治时事》二卷。田融一书,则《赵书》一名《二石集》是也。新、旧《唐书·艺文志》称《赵石记》二十卷,《二石记》二十卷,并属田

  • 墨海金壶

    一百一十五种,七百二十七卷。清张海鹏(详见《学津讨原》)编辑。张海鹏既收明毛晋汲古阁丛残书籍汇为《学津讨原》,又广搜四部博采九流,得古书之可以附庸六籍者汇辑成此编。书之凡例自称悉本四库所录,多采文澜阁

  • 餐鞠轩诗草

    一卷。清伍淡如(?-1882)撰。伍淡如,云南蒙自县人。伍熊炳之女。嫁杨溥。伍淡如自幼承庭训,读四书、唐诗。出嫁后,相夫教子,克俭持家。同治初年,其夫为乱兵所杀。其一人哺养孤幼,历尽艰苦。是集卷首有直

  • 含元斋别编

    十卷。明赵枢生(生卒年不详)撰。赵枢生字彦材,徽州(今甘隶省徽县)人。据其子赵颐光后跋云赵枢生所著书,皆无锡顾冶排纂成帙。有内编、外编、遗编、别编、赓(续)编,共三十四卷。此别编十卷,则所撰辑故实。跋

  • 圣济总录

    二百卷。宋徽宗(详见《圣济经》)敕撰。徽宗撰《圣济经》同时,又诏示天下广进医方,组织医官整理辑录,并同御府所藏,编次成书,题名《政和圣济总录》,简称《圣济总录》。此书撰写历时七年(1111一1117)

  • 方舟易学

    二卷。宋代李石(1108-1181)撰。李石字知几,资阳人。陆游《老学庵笔记》说他本名知几,后感梦兆,改名石,而以知几为字。《宋史》没有他的传。据《系年要录》和《画继》等书记载,知李石于绍兴二十一年(

  • 金陵新志

    十五卷。元张铉撰。铉字用鼎,陕西人。曾任奉元路(今西安市)学古书院山长,应集庆路总管府嘱,撰修此书,书成于至正四年(1344)。该书特点是史料丰富,详今略古,条理清晰,无丛杂附会之病。有至正四年(13

  • 郡县释名

    二十六卷。明郭子章撰。郭子章,字相奎,号青螺,江西泰和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累官贵州巡抚。播酋杨应龙叛,子章大破之,应龙阖室自焚,以功进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卒。子章天才卓越,于书无所不读,一生著

  • 性理大中

    二十八卷。清代应撝谦撰。应撝谦见《周易应氏集解》。此书是作者把自己所撰的《性理大全》一书加以修订、增改而成,全书主要是阐述列举儒家关于“心性”、“命理”方面的内容,卷首摘录了“阴阳性命”的论述,于卷末

  • 尚书说要

    五卷。明吕楠(详《周易说翼》)撰。《尚书说要》一书,为吕楠与其门人论说《书经》之语,其后编次成帙。是书之说,大多采自前人,与蔡沈传注时有不同,并间出己意。其中亦难免臆度无据之辞。有明抄本,今藏上海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