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杨文忠公三录

杨文忠公三录

杨廷和撰。杨廷和(1459-1529),明四川新都人。字介夫,号石斋,成化戊戌(1478)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为人美风姿,性沉静详审,为文简畅有法,好考究掌故、民瘼、边事及一切法家言,郁然负公辅望。正德二年(1507)入内阁、历官太子太师、文渊阁大学士、华盖殿大学士,参预机务。时刘瑾专横,他与李东阳委曲求全,任首辅后,致朝多失政,中官横行,不能有所裁禁。武宗死,以兄终弟及立世宗。世宗未至,廷和总朝政几四十日,以遗诏尽罢一切非常擢者,中外大悦。及大礼仪起,廷和力争,议不合,乞休归,后竟削职,卒年七十一。隆庆(1567-1572)初复官,谥文忠。有《杨文忠公三录》,此本名为三录,实则题奏前录一卷,题奏后录一卷,视草余录一卷;辞谢录四卷,共四种。其中题奏前录是正德(1506-1521)时所上;题奏后录是嘉靖(1522-1566)时所上,乔宇为之作序;视草余录,有萧大亨为其作序,另有自序,称其官内阁时,将朝廷奏对之词,政事可分之议,随事录之,序题为嘉靖六年(1527),所记止于二年(1523);辞谢录皆辞职谢恩诸疏,林俊为之作序,卷帙多于三录,而又不在三录之数,其中个别之处有过于朴率之病,大多切直中理,敢指陈时弊。有《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儒志编

    一卷。宋王开祖(生卒年不详)撰。王开祖字景山,永嘉人。皇祐五年进士,试秘书省校书郎,既而退居郡城东山,设塾授徒。年仅三十二而卒。其著作也多湮没。是编乃其讲学之语,旧无刊本。据其原序,乃明王循守永嘉时,

  • 观古堂书目

    十五种,四十六卷。叶德辉(已著录)编。所收书为《宋绍兴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二卷(叶德辉考订)、明周弘祖《古今书刻》二卷、明梅鷟《南雍志经籍考》二卷、明高儒《百川书志》二十卷、明朱睦《万卷堂书目》四

  • 宋学士全集

    三十六卷。明宋濂(1310-1381)撰。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浙江金华人,曾受业于吴莱、柳贯、黄溍。明初奉命主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深得太祖宠信。后因长孙慎牵涉胡惟庸案,全家谪戍茂州

  • 六朝通鉴博议

    十卷,宋李焘(1115-1184)撰。李焘字仁甫,又字子真,号巽岩。南宋眉州丹棱(今属四川)人。绍兴年间进士,最初在川中任地方官多年,关心民瘼。后任内外官,主持修史时间最长,对当代典章制度颇为谙熟。后

  • 远遗堂集外文

    二卷。清谭嗣同(1865-1898)撰。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是近代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初官江苏补知府,光绪二十四年(1898)提四品衔军机章京,参与戊戌变法,9月政变失败,与杨锐、刘

  • 西藏见闻录

    二卷,清萧腾麟纂。萧腾麟,字十洲,又字绣夫,江西峡江县人。康熙五十三年(1714)武举,五十七年(1718)会魁,选侍卫,雍正间授河南都司、晋州等镇保宁游击,乾隆二年(1737)驻镇察木多,督理西藏粮

  • 玉唾壶

    二卷。明王一槐(生卒年不详)撰。王一槐,钱塘(今浙江省杭县)人。明万历末官临淄县知县。此书即是王一槐在临淄任官时所作。内容皆为辨证经史之言,书首有自序,谓书之朽墙,敛之唾壶,满而册脱,因以名焉。其中如

  • 金华先民传

    十卷。明应廷育(生卒不详)撰。应廷育,字仁卿,永康(今浙江省永康县)人,明嘉靖二年(1523)进士,官至按察司佥事。《金华先民传》搜罗金华自汉到明正德年间历代人物,各为之传,分道学、名儒、名臣、忠义、

  • 大宋中兴岳王传

    见《大宋中兴通俗演义》。

  • 方斋补庄

    清方正瑗(生卒年不详)撰。正瑗字引除,号方斋,桐城(今属安徽省)人,康熙五十九年(1720)举人,官至陕西潼商道。著有《方斋小言》、《关西讲堂客问》。“补庄”即为补正《庄子》之意。正瑗认为《庄子》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