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圉山人集
十二卷。清巩建丰(约1728年前后在世)撰。巩建丰,字子文,号渭川,又号介亭,伏羌(今属甘肃渭川)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本集诗文各六卷,又以补遗之文附于诗末。其诗文皆平实简易。该书《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书著录。
十二卷。清巩建丰(约1728年前后在世)撰。巩建丰,字子文,号渭川,又号介亭,伏羌(今属甘肃渭川)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本集诗文各六卷,又以补遗之文附于诗末。其诗文皆平实简易。该书《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书著录。
十五卷。清王嗣邵(生卒年不详)撰。嗣邵字协之,鹿邑(今河南省鹿邑县)人,著有《目耕堂笔记》等著作。此书大旨,以为毛公作诗传,先撮举此诗大旨,如赵岐《孟子注》之有章旨,此即是序,序是毛公所撰,并不伪,但
十七卷。清苏舆(?--1914)撰。苏舆字厚庵,平江(今湖南平江)人。师事长沙王先谦,治《公羊》家学。光绪甲辰(1904)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改补邮传部员外郎。他鉴于凌曙《春秋繁露注》征引繁博,义蕴
一卷。金镏洪(生卒年不详)编。镏洪号瑞泉野叟,都梁(今湖南武岗)人。学术上尊崇刘河间之学。此书即敷衍刘河间之说。书中首列伤寒心要论,又载有双解散、小柴胡、凉膈、天水合服、凉膈合小柴胡、大柴胡合黄连解毒
一卷。近代王国维撰。国维生平详见《王延德使高昌记校注》条。刘祁,字京叔,山西浑源人,事迹见《金史·文艺传》。元兵入汴,祁遁归乡里,后复出就试,在元南行省幕府为僚。著有《归潜志》十四卷,收录于《四库全书
无卷数。清黄叔琳(详见《砚北易钞》)撰。此书杂采宋元诸家论《春秋》之说,作者未加考评;书前有总论、凡例,亦系采集旧文。卷首有自注,脱落未写者四十二条,书中亦多有空白处,当系叔琳尚未完成之稿。
二十卷。明马朴(见《阆风馆诗集》)撰。此编以体类次,计赋一首、序五首、引三首、敕四首、表十首、障词十一首、启八十八首、请启四十二首、书四首、小简三十七首、疏词十一首、祭文十首、上染文五首、呈八首、状一
五十二卷。明支大纶(1589前后在世)撰。支大纶,字华平,浙江嘉善县人,生卒年均不详。万历二年(1574)进士。由南昌府教授擢泉州府推官,后谪江西布政使理问,终于奉新县知县职。著有《世、穆两朝编年史》
十七卷。明丰坊撰。坊字存礼,别号南禺外史。浙江鄞县人。嘉靖二年(1523)进士,任礼部主事。后免官家居,因犯法逃窜吴中,改名道生,字人翁。事迹附见《明史·丰熙传》。丰坊生平喜作伪书,对各种经书都窜乱篇
七卷。清王仁俊(1866-1913)辑。王仁俊,字捍郑。江苏吴县人。他是俞樾弟子,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曾于上海创办实业报馆,后往依张之洞,任存古学堂教务长。至京师,任学部图书局付局长兼大学堂教
六卷。明余懋孳(约1619年前后在世)撰。余懋孳,字舜仲,江西婺源人。生卒不考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官至给事中。著有《荑言》。此书为懋孳自编。共六卷,文五卷,诗一卷。题名荑言,盖取荑稗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