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晁采馆清课

晁采馆清课

二卷。明费元禄(生卒年不详)撰。费元禄字学卿,一字无学,铅山(今山西省铝山县东南)人。元禄有文采,工诗文,作诗落笔数千言。尤爱慕贤士,寄兴山林。疏于人事应酬,对于衣履容仅不甚修饰,惟喜读书静坐。铅山之河口有五个湖,其中之一为官湖,即晁采湖。费元禄在晁采湖上构筑一馆,名为“晁采馆”,读书于其中。此书书名便由此而得。此书均为记述晁采馆中之景物以及游赏闲适之事。书首有吴中行序和吴文法序。吴中行序中说“学卿费君机神玄朗,风韵清疏,服仁义之圃,游竹素之园,大业足经国不朽。其于声华势利一切嗜好泊如也。居恒箕踞晁采,几一琴,香一鼎,竹炉茶灶一具,昧爽栉梳,辄诵义文易象,虞夏周书,公旦典礼。览仲尼之《春秋》,左国两司马诸史。倦则消遥双树侧,弁而哦。兴发则从二三泛舟五湖……敬谢寒暄世务之客,不近人情,而慷慨自赏,傍若无人。……《清课》体公识远,庶几近焉。”吴文法序中称“余读费君学卿《清课》,语语烟霞,皆以实境道实语。”此书分为上、下二卷,以晁采馆为中心,记述周围山川湖泊之自然景观,间或评论古今,引发议论。书中亦涉及一些自然景观的变迁以及地理沿革、风土人情等。此书有明刻本及《宝颜堂秘笈》本等。民国二十五年(1936)商务印书馆据《宝颜堂秘笈》本排印《丛书集成初编》单行本。另有《晁采清课》一卷,收入《说郛续卷二十七》、《五朝小说·皇明百家小说》以及《五朝小说大观·皇明百家小说》之中。

猜你喜欢

  • 后六帖

    见《白孔六帖》。

  • 读周子札记

    无卷数。清代崔纪撰。崔纪见《成均课讲周易》条。全书试图用儒家“中庸之道”来阐发论述宋周敦颐《太极图说》、《通书》中的内涵。主要观点为:太极就是中庸上天的载体,“中”即中庸所谓的“人心未发之中”,“和”

  • 松峰说疫 温疫论类编

    《松峰说疫》六卷,《温疫论类编》五卷。清刘奎(生卒年不详)撰。刘奎字文甫,号松峰。诸城(今属山东)人。刘氏家门鼎盛,然刘奎淡于功名,家居不出,以医术济人,颇有医名。其父字引风,素精医。刘奎承家学,潜心

  • 古泉山馆金石文编残稿

    四卷。清瞿中溶撰。瞿中溶,详见《集虎符鱼符考》条。本书卷末,有张钧衡跋。张在跋中说,原稿为160卷。稿成未付印,藏于陆莘农家。后潘文勤借阅,欲为刊行,竟以卷帙太多不果。后陆取回时,舟复洞庭,稿遂没于水

  • 周易考异

    二卷。清宋翔凤撰。宋翔凤字于庭。长洲人。嘉庆庚申(1800)举人,湖南知县。于经学极有研究。此书专门考证各家易注中的异文异义,大体与李富孙的《周易异文笺》相比照,并各有优劣。李书于异文搜罗详备,而宋氏

  • 粤游草

    一卷。清曹溶(1613-1685)撰。曹溶,字洁躬,号秋岳、金陀老圃。秀水(今浙江永嘉)人。明崇祯十年(1637)进士,官御史。顺治三年(1646)革职。顺治十一年起官太常寺少卿、户部右侍郎、广东布政

  • 浮山集

    十卷。宋仲并(约1147年前后在世)撰。仲并字弥性,江都(今江苏扬州市)人。生卒年不详。绍兴二年(1132)进士。四年(1134),因丞相朱胜非等论荐,改京秩。寻补外去。后三年复因张浚荐,召至皇宫,被

  • 教要解略

    二卷。意大利高一志(详见修身西学)撰。《教要解略》是一部耶稣教类之作,此书分上下两卷,上卷撰述天主、圣母、十诫、信经、三位一体、七圣事。下卷撰述形神哀矜之行十四端,真福八端,罪宗七端,向天主三德,四宗

  • 诵余稿

    八卷。明徐袍(约1549前后在世)撰。徐袍,字仲章,号白谷。浙江兰溪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三年(1534)举人,官工部主事。徐袍钻研经史,尤精于《易经》,从学人亦都知其为名士。其持身俭约,淡泊寡营。身

  • 伤寒撮要

    四卷。清王梦祖(生卒年不详)撰。王梦祖字竹坪,蒲城(今陕西大荔)人。作者潜心于医学五十年,自上古至当今,诸家医著无不研读。尤精于伤寒,举仲景为宗,认为伤寒为医者大纲,不可不知。于是相互考订诸家之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