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大义

春秋大义

无卷数。清张希良撰。希良字石虹,黄安(今湖北红安)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工诗文、明古学,曾督学浙江,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侍郎;还著有《宋史删》、《格物内外编》、《宝宸堂集》等。张希良认为“左氏即未亲见圣人(按指孔子),亦必窃窥鲁史;公、穀二氏得之传闻,难以依据”(《四库提要》引《春秋大义·序》),故对胡安国《春秋传》据《公羊》、《穀梁》二家之说以驳左氏深表不满,于是撰《春秋大义》。此书即以《左传》为依据,综合史事及有关背景来推想和分析孔子作《春秋》的用心,以明经文之义,《四库提要》认为“持论甚确”。

不分卷。清魏凤林撰。凤林,慈溪(今浙江慈溪)人,生平事迹不详,著有《论语微言》及该书行于世。据书前自序,知作者为咸丰、同治时人。《春秋大义》不分卷,厘为六十二条。首论《春秋》经旨,然后依据经文,阐发《春秋》中的微言大义。该书与作者所撰《论语微言》相辅而行。作者认为《春秋》之义微而显,《论语》之言显而微,应察其褒贬互见、讳辨兼行,由显入微、从微达显。该书大旨以尊王为主,诠释经义折衷于三传,不专主一家之说。但议论多而考证少,主观臆说较多。该书有清同治四年(1865)刊本。

猜你喜欢

  • 释骨

    一卷。清沈彤(详见《周官禄田考》)撰。此书为沈氏择取《内经》中所载人身诸骨,又参以其他书中有关内容,加以注释、辨正撰写而成。书中辨正之处颇多,如经筋篇:“足少阴之脉,循耳后上额角”,沈氏认为“额”字乃

  • 灵峰志

    四卷。清周庆云撰。周庆云,字梦坡,浙江乌程人。灵峰在浙江钱塘县西北隅,距城九里。距西湖四里。峰高四十六丈。《灵峰志》宣统三年(1911)刻本。共四卷,分为四门:山水、名胜、人物、艺文。其谓灵峰处西湖之

  • 南岳总胜集

    三卷。宋陈田夫撰。陈田夫,字耕叟,自署曰隆兴改元重九日九真洞老圃庵苍野子,人称阆中道人。《南岳总胜集》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重刊长沙叶氏《两环丛书》本,共三卷。上卷首峰峦灵迹,次岳祠,次历代帝王传

  • 蛮书

    十卷。樊绰撰。樊绰,生平不详,唐懿宗咸通三年(862)到安南(今越南河内),为安南经略使蔡袭幕僚。时值南诏第三次进攻安南,交趾一战,蔡袭全家和随从70余人战死,樊绰长男樊韬及家眷14人一并陷没。樊绰于

  • 乐志堂诗集

    十二卷。《诗续集》三卷。《乐志堂诗略》二卷。清谭莹(生平详见《乐志堂诗集》)撰。该诗集内容可分前后期,早年诗作以华丽为主,晚年则多激壮凄楚之音。集中如《珠江秋糯》、《秋草黄叶》诸律,均为早年在西园吟社

  • 乘方捷术

    三卷。清邹伯奇(1819-1869)撰。邹伯奇,字特夫,又字一鹗,广东南海人,通经博古,尤擅算学,与夏鸾翔、丁取忠等名家交往甚密,在南方沿海诸省颇负盛名。曾于1866和1868年两度被朝廷召任北京同文

  • 盐亭县志

    八卷首一卷,清邢锡晋修,胡光琦纂。胡光琦,曾任盐亭县知县。盐亭旧志编纂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主其事者为县令董梦曾。仅二十余年,胡光琦复为此志。盖张松孙守潼时,于志乘别具苦心,郡志既成后,复以次逮

  • 集解孝经

    一卷。晋谢万撰。清马国翰编辑。谢万字万石,陈国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官至散骑常侍,为谢安之弟。隋《经籍志》载:“《集解孝经》一卷,谢万注”,唐志则只载谢万注,不云集解,卷数相同。邢昺正义引四节,马国

  • 经训书院自课文

    三卷。清皮锡瑞(详见《经学通论》)撰。此书为皮锡瑞主讲经训书院自课之文。皮锡瑞治经尊信今文说。故本书中如“观兵伐纣年月考”、“王若曰孟侯解”、“昊天有成命成王解”、“三寿作朋解”、“商颂美宋襄公考证”

  • 蛇谱

    一卷。清陈鼎(详见《东林列传》)撰。是书是一部专记奇异之蛇的著作。全书共有六十三则,所记之蛇,大多都产于蛮荒之地,书中也多怪异之谈,不足为信。其中五十三则以后,全部抄录《山海经》之文以为己说,虽不足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