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后纪略
一卷。明郑汝璧撰。郑汝璧,缙云人,隆庆戊辰进士,官至兵部侍郎,兼佥都御史。是书专记明代帝后即位、册立年月,及生辰、寿数、谥号、山陵之类,而不载其事迹,故云“纪略”。此书上起德祖、懿祖、熙祖、仁祖四代,下止穆宗,书首有帝系图,末附藩王,对未就藩者,仅于帝系后录其名姓。
一卷。明郑汝璧撰。郑汝璧,缙云人,隆庆戊辰进士,官至兵部侍郎,兼佥都御史。是书专记明代帝后即位、册立年月,及生辰、寿数、谥号、山陵之类,而不载其事迹,故云“纪略”。此书上起德祖、懿祖、熙祖、仁祖四代,下止穆宗,书首有帝系图,末附藩王,对未就藩者,仅于帝系后录其名姓。
五十四卷。《外集》六卷。清孙原湘(1760-1829)撰。附《长真阁集》七卷。清席佩澜撰。孙原湘,字子潇,号心青,昭文(今属江苏常熟)人。嘉庆进士,改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工骈散文,兼擅书画,诗宗太白
一卷。宋周孚(?-1174)撰。周孚,宋代诗人,字信道,祖籍济南,寓居丹徒(今江苏丹徒县)。七岁通《春秋》,作诗初学陈师道,后学黄庭坚。乾道二年(1166)进士,授真州(今江苏仪征)教授。《宋史·艺文
三十二卷。清王绳曾(1676-1755)撰,屈作梅补注。绳曾字武沂,号蓼原,无锡(今江苏无锡)人。幼年时受学于舅父秦道然,讲主敬之学。雍正年间,由进士官扬州府教授,不久归里,主讲东林书院。作梅字嵋雪,
二卷。清叶名沣著。叶名沣字翰源,又字润臣。汉阳人。道光举人。官至内阁侍读。叶氏此书对周易不作逐章逐句的解释,也不申明易理,只是对周易中文字不同及字义不明者,加以训诂,由于作者精于考据,因此书中多考订详
一卷。清贾敦临撰。贾敦临,字吉甫,又字恒石,浙江平湖人。《桂郁岩洞记》云南丛书本,共一卷。兹篇名曰《桂郁岩洞记》者,盖桂谓桂林府,郁谓郁林州也。然兹篇虽标名桂郁,而兴安之海阳山石乳洞、灵川之灵崖山华严
十卷。宋李焘(1115-1184)撰。李焘字仁甫,一字子贞,号巽岩,眉州丹棱(今属四川)人。绍兴进士,曾任兵部员外郎、礼部侍郎,官至敷文阁学士,主修国史多年。著有《续资治通鉴长编》、《易学》、《春秋学
十二卷。清孙星衍、邢澍撰。孙星衍,详见《京畿金石考》条。邢澍,详见《金石文字辨异》条。书前有嘉庆二年(1797)七月孙氏自序。书中所录诸目,自周起,止于元末,除石刻外,还有各家收藏的古砖古瓦。在各石刻
二十八卷。清汪士鋐(1658-1723)编纂、徐修仁校注。汪士鋐,字文升,号退谷,又号秋泉,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少有文名。康熙三十六年(1697)进士第一,授修撰,官至右中允,入直南书房。善诗古文辞
二十卷。明梅鼎祚(1549-1615)编。生平见《才鬼记》。梅鼎祚仿冯惟讷《古诗纪》之意,辑陈、隋以前之文为《文纪》,此为其一。西晋相传四叶,为时不多。何晏、王弼等人主张“援老入儒”,君主无为而治,遂
不分卷。明汤式(约1383年前后在世)撰。汤式字舜民,号菊庄,浙江象山人。生卒年未详。无名氏《录鬼簿续编》有其小传。《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锦屏春风”。曾补本县吏,但很不得志,后来落魄江湖之间。入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