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日知录集释

日知录集释

三十二卷,附《刊误》四卷,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黄汝成(1799-1837)字庸玉,号潜夫,江苏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县)人。少受业于钱大昕,补县学生,官选泗州直隶州训导,不就。生平博学。尚著《岁实考校补》、《岁朔考校补》,另著《春秋外传正义》未成。黄汝成《叙录》云:“汝成钻研是书,屡易寒暑。又得潘检讨(案潘耒)删饰元本、阎徵君(若璩)、沈鸿博(彤)、钱官詹(大昕)、杨大令(宁)四家校本。先生讨论既夥,不能无少少渗漏,四家引申辩证亦得失互见,然实为是书羽翼也。”四家之外,复征集《潜邱札记》等之斠正,并广加钩析,增其脱字,削其误文。诸君别著,论纂虽殊,指意可并,则亦附诸。顾先生其他著作中可资参稽者亦为抉择。《叙录》列集释条目诸贤名氏里爵,凡九十六家。《日知录集释》初刻于道先十四年(1834年),另有上海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等。

三十二卷,刊误二卷,续刊误二卷。清黄汝成(1799-1837)撰。黄汝成字庸玉,江苏嘉定(今上海市)人。道光间诸生。选泗州训导,他一生最大的功劳是为顾炎武《日知录》作集释,他博采众家之说,抉择精义,详加辨证七百多条,又综括群书,发明考证,再作《刊误》二卷、《续刊误》二卷,为《日知录》最精善本。书中不分门目,编次顺序以类相从,其具体内容前七卷论述经义,八卷至十二卷论述政事,十三卷论述世风,十四、十五卷论述礼制,十六卷、十七卷论述科举,十八卷至二十一卷论述艺文,二十二卷至二十四卷杂论名义,二十五卷论述古事真妄,二十六卷论述史法,二十七卷论述注书,二十八卷论述杂事,二十九卷论述兵及外国事,三十卷论述天象术数,三十一卷论述地理,三十二卷杂考。卷首有自序,卷末有刊误序、刊误、续刊误序、续刊误。全书特点学术源渊通贯,每一事实,论述详细,论证、引据浩繁。有广州重刻本、武昌局本、扫叶山房刻本、坊刻巾箱本、《四部备要》通行本等。

猜你喜欢

  • 山舟堂集

    十二卷。清周士彬(约1711年前后在世)撰。周士彬,字介文,娄县(今上海松江)人,康熙三十五年(1696)副榜贡生。著有《山舟堂集》。周士彬世居千山,其《山舟堂》额乃宋赵孟頫手书。故以名集。此集共十三

  • 昭代武功编

    十卷。明范景文(1587-1644)撰。范景文,字梦章、质公,号思仁,河间吴桥(今河北吴桥)人。万历进士,授东昌推官,迁吏部主事。历任太常少卿、右佥都御史、河南巡抚、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李自成陷北京

  • 千顷堂书目

    三十二卷,清黄虞稷编。黄虞稷(1627-1691),字俞邰,又字楮园,江苏南京户部街人,是一位精通元明史事的版本学家和目录学家。先世泉州人,其父官至南京国子监丞,好读书,喜收藏,且多有著述。黄虞稷从小

  • 伤寒论后条辨

    十五卷。清程应旄(生卒年不详)撰。程应旄字郊倩,新安(今属安徽)人。约生活于明清之际,清时避兵祸侨居苏州。初攻儒学,后弃儒为医。于伤寒学说研究数年,颇有心得。著有《伤寒论赘余》、《医经句测》等书。此书

  • 寒食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 劬庵文稿

    四卷。清罗正钧(约1900前后在世)撰。罗正钧字顺循,晚号劬庵,湖南乡泽人。光绪十一年(1885)举人。历官直隶抚宁、定兴、清宛县知县,天津保定府知府,山东提学使。著有《劬庵官书拾存》、《船山师友记》

  • 玉岩诗集

    七卷。清林麟(约1685年前后在世)撰。林麟,字石来,福建莆田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九年(公元1670)进士,授内阁中书,曾偕检讨汪楫奉使琉球,途中唱酬甚多,官至贵州提学佥事。其告归后,修北村别墅,诗酒

  • 刘练江集

    七卷。《附录》一卷。明刘永澄(1576-1612)撰。刘永澄,字静之,宝应(今江苏省中部)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官至国子监学正、兵部职方司主事。著有《刘练江集》。是集为刘永澄诗文集。凡七卷

  • 金石萃编补正

    四卷。清方履篯撰。方履篯(1790-1831),字彦闻,河北大兴(今北京市)人。嘉庆二十二年(1817)举人。官至福建闽县知县。所著书有:《富蘅斋碑目》六卷、《河内县志》二十卷、《武陟县志》二十卷、《

  • 荀子补注

    ①一卷。清刘台拱(见《论语骈枝》条)撰。是书为校勘《荀子》补正杨倞、汪中之作。仅九十六节,续十六节,大体精审。如谓《劝学》篇,“于越”作“干越”,“群焉”作“群居”。《君道》篇,“论德而定次”,“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