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数术记遗

数术记遗

一卷。汉徐岳(生卒年不详)撰,北周甄鸾注。徐岳字公河,东莱(今山东莱州)人。受历学于汉灵帝(168-188年)时会稽东都尉刘洪,刘又引天目先生之语,徐岳为成《数术记遗》一卷,还著有《九章算术注》二卷。从书中用语与当时历史不符可知,《数术记遗》是后人托徐岳之名的伪作。该书内容简略,文字短少,主要讨论大数进法和记数方法。书中土张大数记法以万进制最便利。在记数方法中列举了十四种不同的记法。第一种是”积算”,即算筹记数;第十四种是“计数:既舍数术,宜从心计”,根本用不着记数法。其他十二种是太乙算、两仪算、三才算、五行算、八卦算、九宫算、运筹算、了知算、成数算、把头算、龟算和珠算,这些方法或用着色的珠,以其位置表示各位数字,或用少数特制的筹,以其方向表示各位数字,这些杜撰的方法目的在于简化记数法。全书内容浅陋,多有神秘色彩且不切实际,并无多大价值。唐代明算科考试以该书为“帖读”之本,考生必须熟读,故得以流传于后世。十三世纪宋朝人刊刻“十部算经”时,祖冲之《缀术》已佚,故以《数术记遗》充数,于是成为现传本《算经十书》之一;后又收入《四库全书》。该书版本有南宋鲍浣之刻本,现存北大图书馆;明万历中胡震亨刻《秘册汇函丛书》收入;常熟毛晋的《津逮秘书》本;《四库》本;孔氏微波榭本;《学津讨原》本;《槐庐丛书》本;《古今算学丛书》本;《万有文库》本和1963年中华书局钱宝琮校点《算经十书》本。

猜你喜欢

  • 典籍便览

    八卷。明范泓(生卒年不详)撰。范泓字本涵,婺源(今属安徽)人。书前题新安员一隐士。其书分天象、月令、地势、经世、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人类、物类十部。每部又各分子目。所采辑故实,较为繁杂。

  • 明季东莞五忠传

    二卷。明陈伯陶撰。伯陶字子兰,东莞人,进士出身,官至江苏提学使。清入关后,不复出,居于九龙,因号九龙真逸。该书原题即为九龙真逸撰。明末袁崇焕、陈策、苏观生、张家玉、陈象明等五人,或以间死,或殉节,或战

  • 脉望

    八卷。明赵台鼎(生卒年不详)撰。赵台鼎字长元(而书首曹代萧序中称长玄),自号丹华洞主,内江(属四川省)人。大学士赵贞吉之子。书首有曹代萧序,序中说“昔何讽书中得一发卷,规四寸许,如环而无端,用力绝之,

  • 万世太平书

    十卷。清劳大兴(详见《瓯江逸志》)撰。本书拾录先儒学者著作前言部分的言论,取名《万世太平书》的目的,是为世间百姓建立做事标准,为天地生灵树立善良的意念,为世俗开创一个美好和谐的太平环境,为前圣继承传播

  • 尚书管窥

    四卷。清王汝谦撰。王汝谦字六吉,武陟县(今属河南省)人,清代学者,嘉庆时增生,著有《四书记悟》、《孟子论文》、《首过斋文集》等。王汝谦自言少时尝师从协用席先生,协用读文以古大家为宗,而尤精于《孟子》,

  • 韩诗外传旁注评林

    十卷。明代黄从诫撰。黄从诫,萧山人。生平、事迹未详。《韩诗外传》原是汉孝文帝时代韩婴撰著,据《汉书·艺文志》,共有六卷,但《隋志》以后,各家著录都将外传分为十卷。本书沿袭十卷分法。每页分上下两格,下格

  • 未轩文集

    十二卷。《补遗》二卷。《附录》一卷。明黄仲昭(1435-1508)撰。黄仲昭名潜,以字行,号退岩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成化二年(1466)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因直谏被杖谪官,弘治初(1488年

  • 榕村集

    四十卷。清李光地(1642-1718)撰。作者生平详见《周易通论》(辞条)。是集为乾隆元年(1736年)其孙李清植所校刊,其门人李绂为序。惟诗下注自选字,则余皆清植排纂。凡《观澜录》一卷,《经书笔记》

  • 汲古阁说文订

    一卷。清段玉裁撰。参见《说文解字注》。明末常熟毛晋汲古阁所刊《说文解字》“大徐本”,有初印本和五次剜改本。剜改完全依照《说文系传》即“小徐本”,而所取者未必是,所改者未必非。因而段氏便对汲古阁所刊“大

  • 乘方捷术

    三卷。清邹伯奇(1819-1869)撰。邹伯奇,字特夫,又字一鹗,广东南海人,通经博古,尤擅算学,与夏鸾翔、丁取忠等名家交往甚密,在南方沿海诸省颇负盛名。曾于1866和1868年两度被朝廷召任北京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