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恩诵堂集

恩诵堂集

十四卷。朝鲜李尚迪撰。李尚迪字惠吉,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据集中有关内容推断,他是因出使来清而长住的朝鲜官员。据该集前《自序》载:“尚迪少承家学,壮资师友,粗涉文艺,略有撰著。上下三数十年,交游唱酬遍海内外。”曾与孔宪彝友善,孔赞他曰:“诗成千首酒百觥,高山大泽深以闳,使车二度来上京,贤豪长者倒屐争相迎。”《恩诵堂诗集》按年编次,有诗集十卷,文集二卷,诗续一卷,文续一卷。正集起于道光四年,迄于道光二十七年(即:1824-1847);续集起于道光二十八年,迄于同治三年(即:1848-1864);文集以序、赋、记、墓志铭、传、跋为主。该书有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至咸丰间刊本。

猜你喜欢

  • 易例举要

    二卷。清吴鼎撰。吴鼎字尊彝,号易堂,金匮人。乾隆十六年(1751)荐举经学,授国子监司业,官至翰林院侍讲学士,后来降补侍讲。此书仿照《周易折中》卷首义例而更加推衍。上卷多是编辑先儒之说,下卷多是吴鼎本

  • 周易后天归图

    四卷。清黎由高撰。黎由高字鹏翥,通城人。此书专门阐明后天之易六十四卦反对之义,而一归之于图。一卷总论后天方位,见经之当归于图。二卷说乾坤为归经于图的纲领。三卷说反对为归经于图的门户。四卷摘录诸卦为归经

  • 清淮词

    二卷。清汤成烈撰。成烈字果卿,号确园,武进(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道光举人,历任永康知县、玉环同知,皆有惠政。辞归后,主讲延陵书院。著作有《古藤书屋文集》。果卿工于填词,“每一调必以全力运转,有约

  • 新会县志

    十三卷首一卷。清王植修,冯国祥纂。王植,字槐三,直隶深泽(今河北深泽县)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雍正四年(1726)任广东和平县知县。曾上条陈三事,即藏富于民、联保甲、毁淫祠以兴学等。其为官非

  • 南疆逸史跋

    一卷。清杨凤苞(1757-1816)撰。杨风苞字傅九,浙江归安人。诸生。经学小学,皆有根底。阮元在编《经籍纂诂》时,他就被邀参加了编纂。在文学方面也很有造诣,年轻时就以《西湖秋柳词》有名于时,七言诗歌

  • 黔志四种

    十八卷。清熊湛英编。熊湛英字露阶,贵阳(今属贵州省)人。黔地多山,古代为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后来历代建军屯卫所,其他地区人渐多进居该地。自明代即有注意记载黔地地理人情之著作。是书汇辑有关著述四种:清田雯

  • 石语斋集

    二十六卷。明邹迪光(约1589年前后在世,生卒不详。)撰。迪光字彦吉,江苏无锡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官至湖广提学副使。(请见《郁仪楼集》条)迪光以石语名斋,盖用庾信读温子升韩陵山寺碑事,亦高自

  • 针余集

    一卷。清邵匹兰(1834-1860)撰。邵匹兰,广东楠溪人,王德馨之妻,在世26年。此书刊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附于其夫王德馨撰《仲兰雪蕉斋诗钞》之后,有其子王而玉、王廷玉作志,共收诗三十二首。

  • 顺治十八年诸王百官誓师录

    是书记录了顺治十八年(1061)正月十四日诸王贝勒以下满汉文武百官的誓词。书中此事原委的叙述和所录誓词,均以满汉二种文字缮写,并装潢成卷,藏之册府,是关于此事的原始记录。其中所载与《东华录》有不合之处

  • 考声

    五卷。唐张戬撰,近人龙璋辑。《考声》即《考声切韵》,此书不见于新旧《唐志》,历来公私书目亦未见著录,明修《永乐大典》,于每韵每字之音,胪列见存小学之书略无遗漏,亦未载此书,则其书亡佚已久。惟《慧琳音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