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急就篇

急就篇

四卷。西汉史游(生卒年不详)撰,唐颜师古(581-645)注,宋王应麟(1223-1296)音释或补注。《汉书·艺文志》注称史游为“元帝时黄门令(宦官)”。原名《急就章》,简称《急就》,汉初的童蒙识字课本之一。当时的童蒙识字课本还有秦李斯的《仓颉篇》,赵高的《爰历篇》,胡毋敬的《博学篇》,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李长的《无尚篇》,扬雄的《训纂篇》等,皆亡佚,唯此书独存。全书为三言、四言、七言韵语,三言、四言隔句押韵,七言句句押韵,诵习便利。卷首说:“急就奇觚与众异,罗列诸物名姓字,分别部居不杂厕,用日约少诚快意,勉力务之必有喜。”“急就”犹言“速成”,“奇觚”犹言“奇书”(觚,古代用以书写的木简。)以上五句是序言,自谓在编纂方法上刻意创新,力求提高识字效率。下以“请道其章”展开正文,分为三部分:一、姓氏名字,如“宋延年,郑子方”之类;二、百物诸事,包括锦绣、饮食、衣服、器物、虫鱼、服饰、音乐、形体、兵器、车马、宫室、动物、植物、疾病、药品、丧葬等;三、文学法理,涉及官职、法律、地理等。全书共二千零一十六字,“自始至终,无一复字,文词雅奥,亦非童蒙诸书所可及”,“遗文琐事亦颇赖以有征,不仅为童蒙识字之用矣”(《四库提要》)。原书用隶书写成,东汉以降,章草盛行,书家多用草书摹写。历代摹写者有:汉张芝、崔瑗,魏钟繇,吴皇象,晋索靖、卫夫人、王羲之,后魏崔浩,唐陆柬之,宋太宗,元赵孟頫、明仲温等,《急就章》从而流传不废。后人于未尾增加一百二十八字。旧分二十一章,皇象写本三十一章,宋太宗写本三十四章。现在所见者有元代赵孟頫、邓文原写本,有明代杨政松江府学石刻本。因写本文字各有不同,清孙星衍、庄世骥各为《考异》一卷。为之作注者,东汉有曹寿,魏有刘芳,北魏有崔浩,北周有豆卢宁,北齐有颜之推,唐有颜师古,宋有王应麟。流传至今的,唯此颜师古注和王应麟补注。颜师古自序云:“旧得皇象、钟繇、卫夫人、王羲之等所书本,备加详核,足以审定。……又见崔浩及刘芳所注,人心不同,未云善也。遂因暇日为之解诂,皆据经籍遗文,先达旧旨。……字有难易,随而音之。”王应麟自序云:“乃因颜注补其遗阙,择众本之善,订三写之差,以经史诸子探其源,以《尔雅》、《方言》、《本草》辨其物,以《诗》、《传》、《楚辞》叶声韵,以《说文》、《广韵》订音诂。……实事求是,不敢以略说参焉。”颜王二家所作的考释,确实较为精深典核。其刻本有《玉海》附刻本,《格致丛书》本、《津逮秘书》本,《小学汇函》本,《天壤阁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抄本见于《四库全书》,题为《急就章四卷》。另有《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明抄本,只有颜师古注,不分卷。

猜你喜欢

  • 郊外农谈

    三卷。明张铁(生卒年不详)撰。张铁,字子威,慈溪(今属浙江省)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针对当时文必复古的风气,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文章不在高古,作诗亦要平易”,提倡朴素文学,反对浮夸。其它议

  • 黄元龙小品

    二卷。明黄奂(生卒年不详)撰。黄奂,字元龙,歙县(今安徽省歙县)人,其生平事迹不详。此书共二卷,其中醒言一卷,偶载一卷。醒言皆为黄奂读书时随笔札记之文,所见颇为迂阔。偶载则多为鬼神怪异之事,颇为不经。

  • 太极图说注解

    无卷数。清陈兆成(生卒年不详)撰。兆成字慎亭,常熟(今江苏省常熟县)人。此书作于康熙初,旨在发明朱熹《太极图说》之注。其论性,谓虽夹和在气禀中,而苟无习染之累,亦第于善之中,微分差别,若谓之有恶则不可

  • 姬侍类偶

    二卷。宋周守忠(生卒年不详)撰。周守忠号庵。宋宁宗嘉定初前后在世。著有《古今谚》一卷,《姬侍类偶》二卷,《养生杂纂》二十二卷附《月览》二卷,并传于世。此书成于嘉定庚辰。有朝奉大夫郑域中所作的序和周守忠

  • 穀梁折诸

    六卷。首一卷。清张尚瑗(1656-?)撰。尚瑗字宏蘧,一字损持,号石里,吴江(今江苏吴江)人。康熙时进士,改庶吉士,散馆外补江西兴国县知县。初从朱鹤龄游,讲《春秋》之学,作《读三传随笔》,积累既久,卷

  • 义乌先哲遗书

    三种,五卷。民国黄侗编。黄侗字晓城,浙江义乌人。丛书收义乌乡贤遗著三种;清陈德调二种,楼杏春一种。陈德调为嘉庆进士,曾为衢州府学教谕,丛书收其《我疑录》一卷附《读古本大学》一卷、《存悔堂诗草》一卷,前

  • 赵饴山全集

    五种,三十七卷。清赵执信(1662-1744)撰。赵执信字伸符,号秋谷,又号饴山,山东益都人。康熙年间进士,曾任山西乡试正考官、右赞善。因于“国丧”期间观演《长生殿》被革职。其全集五种为《饴山诗集》二

  • 经传释词续编

    二卷。清孙经世撰。孙经世(1783-1832)字济侯,号惕斋,惠安(今福建惠安县)人。诸生,师从陈寿祺,精经学小学。尚著《尔雅音疏》、《经典释文辨证》、《韵学溯源》、《说文说》等多种。《经传释词续编》

  • 二刻礼部增补订正四书合注篇主意

    是书为前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范谦、前礼部左侍郎兼侍读学士刘楚元、前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余继登同纂。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冯琦证正,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李廷机删补,《合注》原为范谦、刘楚元、余继登所辑刻。

  • 白虎通义

    十卷。东汉班固(32-92)撰。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杰出史学家、文学家。班彪之子。十六岁入洛阳太学,二十三岁父死后归乡里,“潜精研思”(《后汉书·班固传》),继撰其父所著《史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