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形声类篇

形声类篇

五卷。清丁履恒(1770-1832)撰。履恒字道久,一字若士,号东心,武进(今属江苏)人。嘉庆六年(1801)拔贡,官至肥城知县。著作尚有《春秋公羊例》、《左氏通义》、《毛诗名物志》、《宛芳阁杂著》等。是书又名《说文谐声类编》,以《唐韵》合之《说文》形声,复以《说文》形声合之经典用韵。分古韵为十九部,统以十干,有分为二,有独用。第一卷形声部分篇,第二卷形声通合篇,第三卷论入声分部,第四卷形声余论,第五卷校勘。经王念孙、刘逢禄审定。王念孙定古韵二十二部,“质”“术”分为二部,且谓“质”部有去声而无平上声,“缉”、“盍”二部则并无去声。丁氏复书谓:“尊指‘祭’、‘月’别出于十九部,复出‘至、质’一部、‘缉’、‘盍’二部,心知其是,尚未重加搜讨。”道光二十九年(1849)庞大茀为之校雠,谓:“古音自顾氏以经典用韵合之《说文》谐声,分郑庠六部为十,江氏演之而加密,戴段授受相承,孔氏王氏皆有所发明,分部互有出入。以入声配隶无准,入声有正纽有反纽,今音多从正纽,古音多从反纽。戴氏《声类表》集诸家之大成,惟今音古音相间错出,为未成之书。用王氏说,别出‘缉’、‘盍’为十八部,阳类阴类各九部,以入声为枢纽,一从陆氏法言所定为正纽,一从顾、江、戴、王诸家所定为反纽。其转音之法有五:一正转,同部者是也;一递转,同音者是也;一对转,同入者是也;一旁转,相比相生者是也;一双声,同母者是也。先生所定十九部,若依王说别出‘至’、‘缉’、‘盍’三部,则与大茀所拟十八部四部分上下适合,惟次叙及入声稍异。”是书今有光绪十五年(1884)刊《大亭山馆丛书》本。

猜你喜欢

  • 烟花债

    一卷。清崔应阶(约1766年前后在世)撰。崔应阶,字吉升,号拙圃,别号研露楼主人,湖北江夏(今武汉)人。乾隆二十四年(1759)任山东布政使,不久迁山东巡抚,乾隆三十二年(1767)调浙闽总督。有杂剧

  • 四分律比丘尼钞

    六卷。唐代释道宣撰。道宣生平事迹详见《广宏明集》辞条。《四分律比丘尼钞》撰成于贞观十九年(645),有三十章,分为三卷。天津刻经处据三卷本开为六卷。卷分劝学篇,释聚篇、结界篇、集众篇、足数篇、爱欲篇、

  • 蚕务说略

    一卷。德国康发达撰。康发达,一说为英国人。1865年进入清政府海关,后在许多口岸任税务司。他在考察中国、日本蚕务后,写出《蚕务说略》一书。在《蚕务说略》中他分析了中国蚕业衰落的现实,提出对策,他又谈及

  • 皇清开国方略

    三十二卷。清阿桂(1717-1791)等奉敕撰。阿桂字广廷,号云岩,章佳氏,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举人,累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乾隆三十八年(1773)与梁国治、和坤等奉敕为表彰清太祖功德撰此书,于

  • 遂安县志

    ①十卷,首一卷。清邹锡畴修,方引彦纂修。邹锡畴,乾隆年间遂安县知县。方引彦,遂安县人。《遂安县志》乾隆三十二年(1767)刻本,全书十卷首一卷。分为:卷一方舆志,目为沿革、分野、疆域、形胜、乡落、风俗

  • 医林大观书目

    不分卷。清改师立(生卒年不详)撰。改师立,字莲洲,宛平(今属北京市)人。监生,供职于太医院,曾参与纂辑《医宗金鉴》。在此书自序中作者称,乾隆四年时开馆编修医书,汇集了官府所藏秘籍及购自书肆的医书几千卷

  • 随村遗集

    六卷。清施瑮(约1711年前后在世)撰。施瑮字质存,号随村。宣城(今安徽宣城)人。岁贡生。施闰章之孙。其集由杭世骏编辑。其诗酷似其祖,而风格则稍逊,边幅亦狭窄。有人评价认为根柢之深厚亦不及其祖。有清刊

  • 桃花源集

    ① 一卷。宋姚孳(约1106年前后在世)编。姚孳,四明(今浙江宁波)人。生卒年不详。元祐六年(1091),补武陵(今湖南常德)令。因道士龚元正所辑古石刻文及诸家题咏辑为是编。前有自序,称:“沅水去牂柯

  • 俗说

    一卷。南朝梁沈约(441-513)撰,清马国翰辑,沈约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历仕宋、齐、梁三朝,官至尚书度支郎、中书郎、国子祭酒、尚书令等。卒谥隐侯。此书《隋书·经籍志》作三卷,《梁书》

  • 几上语

    一卷;《枕上语》,一卷。宋施清臣(生卒年不详)撰。施清臣号东洲,自称赤城散吏。生平事迹不详,仅知其为南宋淳祐(1241-1252)间人。此二书所记,以佛教、道教为宗旨,杂以儒学道理,阐发三教融会为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