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张文定公文选

张文定公文选

三十九卷。明张邦奇(1484-1544)撰。邦奇,字常甫,号甬川,别号兀涯。鄞县(浙江宁波)人。十五岁作《易解》及《释国语》。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邦奇性孝友,其母年已九十余岁,但他转任南北依然携带老母以奉养。正德中,宦官刘瑾肆虐,邦奇曾作《张骞乘槎赋》予以讽刺。其提学湖广副使,在任三、四年。他教育诸生,在学问上以孔子、颜渊为老师;在道德上向曾子、闵子骞学习;但是,作文章却不可学杨雄、王褒。嘉靖初,提学四川,以亲老乞归。后又提学福建。累官至礼部尚书,后改南京吏部,复改兵部,参赞机务。嘉靖二十三年(1544)卒,年六十一岁。谥文定。过庭训《分省人物考》谓其所学根抵于道,文词典则朴茂,虽旁累百家,钩引玄汇,而卒止于道。其文议论风发。其奏疏,直辞说论,可以想见其立朝之风采。邦奇著作较多。《千顷堂书目》收邦奇《观光楼》、《纡玉楼》、《四友亭》等八种著作,而文选作四十八卷,疑为后人有增辑。《张文定公文选》为诗文别集。卷一至卷五为应制诗文及奏疏,卷六为颂、赋,卷七至卷十五为诗,卷十六至卷三十二为文,卷三十三至卷三十九为释经。集前有嘉靖二十八年(1549)许谷序,嘉靖二十九年邹守益序。该集为张时彻所选编。据史传载:时彻为张邦奇族文,但少于邦奇二十岁,受业于邦奇。故邹守益序谓:“东沙子以诸文评骘其宦业学行以传,选其文三十有九卷刻之,用垂耒祀”。有明嘉靖刊本。

猜你喜欢

  • 澄远堂三世诗存

    八卷。清李绳远(1633-1708)编。生平详见《姓氏谱》条。本书为李氏家族诗合集。所收其曾祖父李应征《藿园诗存》六卷,祖父李士标《苍雪斋诗存》一卷,父李寅《视彼亭诗存》一卷。其中,李应征之诗有《青莲

  • 张界轩集

    八卷。清张时为(生卒年和事迹不详)撰张时为字景明,余干(今属江西)人。明福王时贡生。此书乃由其族孙张司直所刻。目列十六卷。首序传目录一卷,次为《学约言》四卷,《读近思录纪言》一卷、《六寤言》一卷,《丧

  • 家则

    一卷 野志 一卷。明徐三重(详见《牖景录》条)撰。此书均为贻训子孙之语。家则为其所立规条,每条之后间引古人嘉言善行以证明之。其言酌乎古今之间,如丧礼不得用僧道,而得用纸钱、纸锭之类等。《野志》分十六篇

  • 大司空遗稿

    十卷。明陈绍儒(约1551年前后在世)撰。陈绍儒,字师孔,南海(今广东佛山市郊)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至南京工部尚书。陈绍儒工诗,音调谐美。著有《大司空遗稿》等。是集为诗文集,

  • 裴务齐切韵

    一卷。唐裴务齐撰,清顾震福辑。裴韵新旧《唐志》均未著录;《日本现在书目》著录裴务齐《切韵》五卷。《广韵》卷首附列增字诸家姓名中有“裴务齐增加字”字样。郭忠恕《佩觿》征引裴韵序转注之说、《倭名类聚钞》征

  • 河工器具图说

    四卷。清麟庆撰。麟庆,字见亭,满族。内务府镶黄旗人。嘉庆进士。道光时累官江南河道总督。著有《黄运河口古今图说》、《凝香室集》。是书为道光十六年(1836)麟庆任河道总督时所辑。其卷一记修防器具,列旗杆

  • 祁阳县志

    ①八卷。李莳修,旷敏本纂。李莳,字环青,号七松,浙江钱塘(今属浙江杭州)人,举人,曾任祁阳县知县。旷敏本,翰林院庶吉士。《祁阳县志》乾隆三十年(1765)刻本。共八卷。分为:卷一,舆图、星野、沿革、山

  • 集验背疽方

    一卷。宋李迅(生卒年不详)撰。李迅,字嗣立,南宋时泉州(今属福建省)人,官大理评事,以医著名,尤精外科。李迅持心近厚,医德高尚,广收方书,多蓄药味,有问方者必告,有求药者必予,毫不吝啬,积平生经验,潜

  • 滇行日记

    二卷。清李澄中撰。李澄中,字渭清,号渔村,又号雷田,诸城(今属山东)人。生卒年不详。康熙十八年(1679)召试博学鸿词,官至翰林院侍读。著述颇多,除本书外,尚有《游桃源山记》、《白云村文集》、《滇南集

  • 宋九朝编年备要

    三十卷。南宋陈均(1174-1244)撰。均字平甫,号纯斋、云岩。福州莆田(今属福建)人。曾为太学生,后力学不仕,潜心著述。著有《宋九朝编年备要》、《中兴编年举要备要》。该书原名《皇朝编年纲目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