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弇州山人四部稿

弇州山人四部稿

一百七十四卷,《续稿》二百七卷。明王世贞(1526-1590)撰。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太仓(今属江苏省)人。世贞生有异禀,书过目终身不忘,举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官至南京刑部尚书。世贞才学富赡,好为诗古文,与李攀龙同为“后七子”首领。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晚年主张稍有改变。对戏曲也有研究,撰有《艺苑卮言》。王世贞的著述颇丰,主要有:《弇州山人四部稿》,《续稿》,又有《读书后》八卷,和《觚不觚录》、《世说新语补》、《凤渊笔记》、《弇州稿选》、《全唐诗说》、《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画苑》、《书苑》、《弇州山水题跋》、《异物汇苑》、《汇苑详注》、《史乘考误》及《尺牍清裁》等。另外传奇《鸣凤记》相传亦为世贞作。《弇州山人四部稿》初刻于万历五年(1577年),由王氏世经堂刊刻,凡一百七十四卷,目录十二卷。“四部”包括赋部、诗部、文部、说部。说部凡七种:有《札记内篇》、《札记外篇》、《左逸》、《短长》、《艺苑卮言》、《卮言附录》、《宛委余篇》。《四部稿》后增至一百八十卷,多《燕语》三卷、《野史家乘考误》三卷。集前有汪道昆序。又有《弇州山人续稿》,系王世贞致仕后,亲手辑录其晚年所之作,以授其少子王士骏,至崇祯年间由其孙刊刻行世。凡二百零七卷,目录十卷。《续稿》实是三部:赋部、诗部、文部,并无说部,应为三部稿。王世贞著述卷帙浩繁,当时就有不少选本行世,如沈一贯辑有《弇州山人四部稿选》,凡十六卷。顾起元辑有《弇州山人续稿选》,凡三十八卷。此书收入《四库全书》。

猜你喜欢

  • 长兴县志

    三十二卷。清赵定邦修,周学浚、丁宝书纂。赵定邦,运同衔长兴县知县。《长兴县志》同治十三年(1873)修,光绪元年(1875)刻本,全书共三十二卷,卷一上为凡例、图、旧志源流,卷一下分列目次为建署、沿革

  • 痧胀玉衡

    四卷。清郭志邃(生卒年不详)撰。郭志邃字右陶,檇李(今浙江嘉兴)人。此书专论痧证。痧证记载始于明末,但无专书。郭氏鉴于当时痧胀流行,乃集前人有关经验,于康熙十四年(1675)撰成此书。“痧”为天地间之

  • 春秋女谱

    不分卷。清常茂徕(详见《增订春秋世族源流图考》)撰。茂徕先撰《增订春秋世族源流图考》六卷,又鉴于各国君王卿大夫皆有谱系,王后及诸侯夫人、妃妾、子女及各国诸臣的妻妾子女姊妹姻娅等若无谱以维系,不免仍有遗

  • 北宋汴学二体石经记

    一卷(六艺堂自刻本)。清丁晏(1794-1876)撰。丁晏字俭卿,号拓唐,山阳(今江苏淮安)人,经学家,著有《颐志斋丛书》。关于北宋汴学二体石经,据南宋王应麟《玉海》载:“至和二年三月,国子监王洙言,

  • 绪山会语

    二十五卷。明钱德洪(1496-1574)撰。钱德洪初名宽,字洪甫,避先世讳,以字行,余姚(今属浙江)人。因读《易》于灵绪山中,故学者称绪山先生。师事王守仁,四方士从王守仁学者,皆由钱德洪和王畿先为其疏

  • 文典类涵

    见《五经类编》。

  • 鸣沙石室佚书续编

    四种,四卷。清末民国罗振玉(详见《云窗丛刻》)编。此丛书收释、道、摩尼,景教著作各一种:《姚秦写本大云无想经》、《唐写本老子化胡经》、《唐写本摩尼教规》、《唐写本景教三威蒙度赞》,均为敦煌石室残卷。其

  • 声韵考

    四卷。清戴震撰。戴氏生平见“方言疏证”。《声韵考》是一部考辨阐发声韵源流的著作,条例略仿顾炎武《音论》,而精博过之。戴氏论转注同义相受颇得汉以后不传之旨。历考反语本原于汉魏经师,非始于释氏字母,所论殊

  • 尚书小札

    二卷。清郭梦星撰。郭梦星字西恒,山东潍县人,晚清学者,以举人养亲不仕。郭梦星好读书,且随时做札记。本书对于《尚书》之今、古文不甚分别,但对于晚出的《古文尚书》也颇怀疑其伪。如郭梦星认为,《大禹谟》则是

  • 读史镜古编

    三十二卷,清潘世恩撰。潘世恩(1770-1854),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字槐堂,一作槐庭,号芝轩,乾隆五十八年(1793)进士第一;授修撰,后历任侍讲学士、内阁学士、户部左侍郎等职,偕纪昀经理四库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