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广信府志

广信府志

①二十六卷,首一卷,清连柱等修纂。连柱,满州正白旗人。乾隆四十七年(1782)任广信府知府。乾隆四十八年(1783)印成书,分为:天文志、地理志、建置志、赋役志、学校志、武备志、秩官志、名宦志、选举志、封爵志、天师世家志、人物志、列女志、方外志、艺文志、杂记志等十六门。此志门类颇为完备,记载亦称有法。以前各志,取材虽丰富,但文词繁冗,写法未能统一,此志均一一加以改正,或补充,或删除,或新增,或附见,已非前志所可比拟。此志于占验目加按语云:“按汉书谓阴阳之精,其本在地,而上发于天,郡县志于分野之星宿,详列占验,虽亦以示修省,然侈言休咎,类于谶纬之诬,兹不具录。”其史识卓见超乎寻常。此志地理志乡都目云,按宋以前皆乡统于县,里统于乡,元始改乡曰都,改里曰图云云,可见其考证史实之精详。此志惟各门多加有“论曰”,其中固有可取之作,但也不乏敷衍篇幅之败笔。书中艺文志不列书目,所载不标出典,应是此志之不足。② 十二卷,首一卷,清蒋维洙等修,李树藩等纂。蒋维洙,字从侪,山东曲阜人,进士出身,同治八年(1809)任广信府知府。李树藩,官中书科中书,江西上饶人。同治十一年(1872)蒋维洙奉檄设局续修府志,至同治十二年(1873)成稿付刊。此志所载,逐条皆标出典,所加按语,多以《通鉴》及正史为据。如于星野之祥异,唐元和七年饶抚虔吉信五州暴水,十五洪吉信等州条下,加按语云:“按连志永贞七年十五年,两书大水,考唐史永贞,系顺宗年号,顺宗腰疾践祚,不逾年传位太子,是为宪宗,明年为元和元年。连志讹元和为永贞,今正之。”又至正十二年壬辰冬,铅山草木花,十三年癸巳,虫起尽食竹木条下,加按语云:“按《通鉴纲目》,顺帝至正十二年壬辰、十三年癸巳,连志误十二为二十九、十三为三十,查至正无二十九、三十年,今特考正。”其它各门,亦多如此考证,可见其考证之精详。此书地理志之沿革表亦极精审,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猜你喜欢

  • 文苑英华

    一千卷。宋李昉(925-996)、扈蒙、徐铉、宋白等编。李昉字明远,深州饶阳(今属河北)人。五代后汉乾祐进士,历仕后汉、后周两朝。入宋,累官右仆射、中书侍郎平章事。有文集五十卷,已失传。曾参加编撰《旧

  • 读《周礼》日记

    不分卷。清于鬯(1854-1910)撰。于氏字醴尊,号香草,松江府南汇县(今属上海)人,廪生。此书为于氏《学古堂日记》之一种。此书共十七条,其中《天官》十一条,《地官》四条,《春官》二条。字数不到一万

  • 伤寒六经定法

    一卷。清舒诏(生卒年不详)撰。舒诏字驰远,进贤(今属江西)人。为喻昌的再传弟子。舒氏对仲景《伤寒论》颇有研究。著有《舒氏伤寒集注》等书。此书首列六经见证,且各有正治之法。又选择同为一证,见于不同医籍,

  • 析津志

    元熊自得撰。自得字梦祥,原籍江西丰城(今属江西)。以荐为白鹿书院山长,后为大都路儒学提举、崇文监丞,工翰墨,博览群书,旁通音律。析津即后来的元大都,辽代为南京。辽圣宗时,以燕地天文分野居析木之津,遂定

  • 呻吟语

    六卷。明吕坤(见《呻吟语摘》)撰。此书上卷为内篇,下卷为外篇。书中所论涉及到“性命”、“伦理”、“修身”、“问学”、“天地”、“治道”、“人情”等方面,多为应时治世之理。如他在书中认为,道为天下古今公

  • 吴郡图经续记

    三卷。宋朱长文纂。宋元丰七年(1084)修,绍兴四年(1134)刻本。朱长文,字伯原,未冠举进士,后官秘书省正字、枢密院编修等。朱氏自序,“谓祥符中诏修图经,每州命官编辑而上,夫举天下之经而修定之,其

  • 辽大臣年表

    一卷。金大臣年表一卷。不著撰人名氏。该书前列诸帝系统图,后为辽、金二表,俱系年于上,并有各大臣的名爵纬排列其下。大抵是根据《辽史》、《金史》本纪中所记载的命官年月编次成书,并未做考订,仅有便于检寻之用

  • 读左评录

    一卷。清史致准(详见《尚书绎闻》)撰。致准字伯平,阳湖(今江苏常州)人,同治中曾在云南作官。他自称曾经读《左传》,有疏解数十条,大半已经遗忘,把还记得的录出,成《读左评录》一卷。此书是史致准的读书笔记

  • 湘芗漫录

    四卷,后附《易经集说》一卷。清查彬著。彬字伯野,安徽泾县人,道光十六年进士,在皖、豫间做官三十年。此书主要是阐发《易》《诗》《书》及《三礼》的义理,而对《易》用力最勤。用六十四卦参证经史,不章解句释,

  • 物异考

    一卷。明方凤(详见《方改亭奏草》条)撰。此书共一卷,分水异、火异、眚异、木异、金石异、人异、虫异七条,专记历代灾异之事。然历代实事,见于正史、杂史者不可胜记,而方凤只于每条举二、三事,真所谓挂一漏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