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卷。明朱翊(约1596年前后在世,)撰。生卒不详。翊字匡鼎,自号隐真子。明荆王朱瞻堈六世孙。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袭封樊山王。其父载岭以文行称。翊承其家学,与弟翊买两个弟皆好为诗。兄弟尝共处
一卷。宋欧阳修(1007-1072)撰。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今江西永新)人。其生平见《毛诗本义》(辞目)。是集录词九十五阙。修词多清丽小令,风格婉约。然而曾慥于《乐府雅词序》云:“欧公一代儒宗,风流自
十二卷。明朱泰贞(详见《礼记意评》)撰。泰贞通《礼》经及《春秋》。该书前附范宁《春秋穀梁传集解序》及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序》。作者认为《公羊》《穀梁》二传对孔子《春秋》的微言大义各有所阐发,如果能彼此
①见河上公《老子注》。②四卷。初唐李荣(生卒年不详)撰。李荣,初唐元天观道士,号任真子,为高宗、武后间人。撰有《道德真经注》四卷。仅存一至三十六章。旧题称:“元天观道士李荣注”。书分《道经》、《德经》
一卷。明王叔英撰。生卒年未详。王叔英,名原采,以字行,浙江黄岩人。洪武中,与杨大中、叶见泰、方孝儒、林佑并征至。王叔英固辞还乡。后以荐官仙居训导,改江西德安教授,迁湖北汉阳知县。建文时,召为翰林修撰。
九卷,朱贾宪(生卒年不可考)撰。《宋史·艺文志》载贾宪撰《黄帝九章算法》九卷,今已夫传。与贾宪同时期王洙(997-1057)说:“近世司天算楚衍为首,既老昏,有弟子贾宪、朱吉著名。宪今为左班殿直,告隶
八卷。清王之春(1842-?)撰。之春字爵棠,清泉(今湖南衡阳)人,1894年出使俄国,著《使俄草》。是编乃记之春生平耳闻目睹之事。意在正人心,原风俗,以兴平治之事。其特点是讲学则有渊源,考典则刚直原
二卷。明周岐凤撰。其生卒年及事迹无可考。据王英等人序文可知其为吉水(今属江西)世家,自教官为县佐为国子学正。永乐初两迁为王府纪善,作《宝贤堂箴》,以示规讽,仁宗欲用之,后以荐起,为兵部职方员外郎。是集
二十卷。《札记》一卷。元罗复撰。罗复字中行,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生卒年不详。该书为朱熹《诗集传》作音释,对《诗经》音韵学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卷首附有《诗序》,朱熹《诗辨说》、《诗图》、《诗传纲领
十六卷。明凌迪知(约1571年前后在世)撰。凌迪知,字乌哲,乌程(今浙江吴兴)人,生卒年均不详。官至兵部员外郎。凌迪知著述甚丰,有《左国腴词》、《太史华句》等多部。《名世类苑》是一部记叙从洪武到嘉靖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