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山西通志

山西通志

①三十二卷。明杨宗气修,周斯盛纂。杨宗气,字钟山,陕西延安卫(今陕西延安)人。周斯盛,宁州人。嘉靖四十年(1561)以进士任山东提学副使,筑河汾书院,集隽异士肄业其间,月有课,季有试,文教大兴。《山西通志》始修于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由当时巡抚李侃、胡谧所创,榆次阎朴、宁化潘高续修。稿成,刻未竣,潘高捐馆而辍。八十余年后,杨宗气来任,即命山西督学周斯盛主其事。以成化《山西通志》为底本,参以阎朴、潘高稿本,稍加删润,嘉靖四十三年(1564)刊印。全书二十门,书前有杨宗气序。此志较成化志卷数扩增约一倍,前者十七卷,略显单调,此志较为宏阔。条目较前多有损益。明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之变”英宗被俘以后,在长达近百年的时间,鞑靼、俺答等部不断入扰,明朝在山西的边防军务显得更加重要,此志卷二十七至二十九言武备。嘉靖二年(1523)山西潞城青羊里爆发了陈卿领导的众达五万余人、长达五年之久的农民起义,书中偶有反映,是极为珍贵的资料。杂志门中,记录了弘治十二年朔州陨石情况,十分详细,为国内外天文学家所重视。此外,杨宗气的序言论及方志的性质、功用和编纂原则,也引起方志学界的重视。此志不足有二:一是删去成化志十七卷中碑目,殊为遗憾;二是卷二十四至卷二十六的艺文志,约占通志总卷数的十分之一。该志书的刊行,为明万历以后县志的纂修奠定了基础。②三十二卷。清穆尔赛修,刘梅纂。穆尔赛字文如,满洲人,科第不详。刘梅,字籍不详,康熙年间任山西提督学政。早在康熙十三年(1674)提督学政谢观曾修山西志书,十五年(1676)由山西名儒范鄗鼎删润订正。时隔数年又由山西提督学政刘梅“缺者补,冗者芟,信者传,疑者缺”,五易其稿,康熙二十一年(1682)刻本,三十二目。分为:图考、星野、建置沿革、疆域、山川、城池、分署、学校、祠祀、贡赋、屯田、水利、盐法、兵防、马政、帝王、职官、名宦、选举、人物、孝义、列女、隐逸、寺观、杂志、祥异、艺文。所收门目存在不少疏漏简脱,但较成化、嘉靖旧志,则订证良多,内容较丰富。如图志考目,旧志图极简略,该志书则详加考订,首星野,次古冀州,次帝都、北岳、中镇等等,以至于全省八郡三关诸图,略著其说,俾开卷一目了然。又如选举目,不仅仅是科举名录,而且还全文照录明洪武三年科举条格以及其后六次的补充规定;并对科举的意义、要求,乡试、会试的时间、次序、名额、内容、文体,对中试者授予的官职、品级等都详细记述,一一介绍。又如职官目,将山西历代府、州、县官也都载入省志。其不足之处,纂修者厘订欠精,有人说它“采摭虽富,舛谬实多”。③一百八十四卷。清曾国荃修,王轩、杨笃等纂。曾国荃(1824-1890),字沅甫,号叔纯,湖南湘乡(今属双峰县)人,曾国藩之弟。咸丰二年(1852)优贡,工古文诗词。咸丰六年(1856)随兄率湘军出境镇压太平军。同治三年(1864)攻破天京(南京),以军功历任浙江按察使、江苏布政使、湖北巡抚、陕西巡抚,光绪三年(1877)任山西巡抚,陕甘、两广、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礼部尚书等职。他除主修光绪《山西通志》外,还主纂《湖南通志》,光绪五年(1879)曾通令山西全省州县修志,发布修志檄。此外,还为《五台新志》作序。王轩(1823-1887),字霞举,号青田,又号顾斋,山西洪洞人。同治元年(1862)中进士,任兵部主事。同治三年(1864)请假归里,主讲晋阳、令德两书院。他是山西著名学者,著有《耨经庐诗集》、《勾股备术细草》。杨笃(1834-1894),字巩同,号秋湄,山西乡宁县人。同治三年(1864)举人,曾任河北宏州书院山长、山西繁峙县教谕、阳曲县训导和襄垣县教谕。精通经史,工金石书法,多有建树。一生著述有:同治《西宁新志》、《蔚州志》、《屯留县志》、《繁峙县志》、《壶关县续志》、《代州志》、《长子县志》、《五台新志》、《长治县志》、《潞城县志》、《天镇县志》等十一部州县志书和一部通志。光绪五年(1879),山西通志局成立,王轩为总纂,杨笃与杨深秀为分纂。十三年(1887),王轩病故,杨深秀赴京任职,志书编纂几乎陷于停顿。杨笃毅然担起修志重担。虽疾病缠身,仍不停执笔。光绪二十年(1894)刻本,分图、谱、考、略、记、录六门三十七类。图三卷、谱十九卷、考三十五卷、略二十二卷、记二十卷、录八十四卷。该书为清代名志之一。此志门目安排得当,“头绪繁多者则区为子目,事体相近者则为附目”,其特点如下:一、记述“皆用史法而不袭用史名,其变传为录甚严谨”。二、每一个门类都有小序加以概括。载地理沿革“视旧志加详”,考订精确。三、图与谱两同类,做到“用图检谱,以谱证图”。四、记山脉走向、河流流经则“按水经注仿其体为山川考”。五、古迹考则“古迹皆别为图附焉”。六、人物一门“多录旧志,余无所蹈袭”。七、间有录用则注明“冀存原书”。八、各类中,独缺艺文,可称有识。九、尤其值得提及的是金石记十卷,收罗宏富,考订精确,为海内金石学家、考古学家所推崇,因而另印单行本,取名《山右金石记》行世。学人多认为该志“义例精严,蔚然大作”,得到张之洞、梁启超的好评。此志尚有民国二十四年(1935)补版重印本。

猜你喜欢

  • 宛雅三编

    四十卷,首一卷。清施念曾、张汝霖编。施念曾字得仍,一字得斋,号蘖斋,安徽宣城人。施闰章孙。生卒年不详。张汝霖,字芸墅,安徽宣城人。生卒年不详。由拔贡而官澳门同知。宣城春秋时为吴地。其诗学昌盛,则著于唐

  • 诗经异文补释

    十四卷。清张慎义撰。张慎义字淑威,号芋圃。《诗经异文补释》最初的名称为《诗考异》,后来因为同李富孙所著的《诗经异文释》的体例相近,张慎义在对《诗考导》重新编辑后,改书名为《诗经异文补释》。书中所标出的

  • 朱子年谱

    一卷。宋袁仲晦撰。朱熹年谱,历来所作甚多。本谱卷首有朱熹后裔朱怀庆序,称《朱子年谱》各本不同,因订正重刊。然校以清王懋袪本,此本亦多阙漏。《四库全书》列于存目。

  • 面城精舍杂文

    二卷。清罗振玉(1866-1940)撰。罗振玉字叔蕴,一字叔言,号雪堂。浙江上虞人,后迁居淮安。清末任学部参事。辛亥革命后逃亡日本,勾结日本帝国主义,图谋复辟清朝,后又积极参预制造伪满洲国的汉奸活动。

  • 续画品

    一卷。又称《后画品录》、《续画品录》。南朝陈姚最撰,其生平不详。姚最值社会动荡之际,由梁入陈。姚最对谢赫之《古画品录》所分品第不满,尤其对顾恺之被列为第三品、居陆探微之下,颇感不平,而认为顾氏绘画古今

  • 洪龟父集

    二卷。宋洪朋(生卒年不详)撰。洪朋字龟父,南昌(今江西南昌县)人。黄庭坚之甥。两举进士不第,与弟芻、炎、羽并有才名,号称“四洪”。朋还是“江西诗派”中的诗人,吕本中作“江西宗派图”所列二十五人,其中洪

  • 野处集

    四卷。元邵亨贞(1309-1401)撰。亨贞字复孺。先世为淳安(今属浙江)人。后其祖占籍华亭,遂为华亭。此集出自上海陆深家。深孙郯授汪稷而刊行,并所著《蛾述诗选》、《蛾述词选》为十六卷。今诗词二选世已

  • 一峰集

    十四卷。明罗伦(1431-1478)撰。罗伦字应魁,改字彝正,号一峰,江西永丰人。家贫好学,樵牧携书,讽诵不辍。成化二年(1466)廷试对策万余言,直斥时弊,擢进士第一,授修撰,因疏劾大学士李贤,谪福

  • 刘敬书

    一卷。汉刘敬撰,其生卒年不详。清马国翰辑。刘敬本姓娄,赐姓刘氏,拜为郎中,后封二千户为关内侯,号建信侯。《汉书·艺文志》儒家《刘敬》三篇。马国翰从《汉书》本传中辑出三节,严可均编辑《全汉文》,尚有二节

  • 唐百家诗选

    二十卷。旧本题宋王安石(1021-1086)编。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庆历进士。初知鄞县,借官谷给农民,试图减轻高利贷剥削,有成效。仁宗嘉祐三年(1058)上万言书,主张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