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屯留县志

屯留县志

①四卷。清甄尔节修,孙肯获、罗焕章纂。甄尔节字竹亭,号雁川,陕西施县人。康熙五十年(1711)举人。雍正六年(1728)任屯留县知县。在任期,清廉勤慎,听讼公明,一时颇得屯民之景仰。考屯留旧志,创修于明嘉靖十四年,至清康熙十四年屠直续修之,迄雍正八年,又有五十余年未修。甄尔节莅任后,锐意修志,乃聘孙肯获、罗焕章主纂,历数月,志成。《屯留县志》雍正八年(1730)刻本。全书四卷,分为:卷一天文志:星野、祥异,地理志:疆域、山川,建置志:沿革、封建、城池、公署、职官、学校、群纪、驿传、兵防、桥梁;卷二政事志:田赋、储蓄、税课、盐法、坊里、乡甲、风俗,人物志:选举、名贤、忠孝、节义、科贡、隐逸、流寓、迁徙、封荫;卷三至卷四:备考志:古迹、寺观、牌坊、陵墓、仙释、方会、群材,艺文志:御制、碑记、跋、论、辩、命、箴、歌、赋、墓志铭、启、诗。此编为赓续屠本而作,然大抵考诸《山西通志》郡志等志,摘段摘句,杂集而成,其所采录,皆系确有明证,据实登载者,稍涉疑似,均不著录。此志条例甚明,能依据府志,准以当时功令,有关治体者,如兵防、邮递、烟墩、汛地、乡甲、户口、税课、储蓄、农官、学田等项,均分类补入。然此志核之过严,凡疏漏舛误,一并删除,如职官志、选举志中,从汉到明,所记载资料寥寥无几,殊为空洞。②八卷,首一卷。清刘钟麟、何金声修,杨笃、任来朴纂。刘钟麟字玉亭,河北昌平县(今北京市昌平县)人。出身进士,光绪六年(1880)任屯留县知县。《屯留县志》光绪十一年(1885)刻本。此编上距旧志,已有一百五十余年,年久代远,资料散失。此志网罗搜集,详查稽考,多方订补,较为精严。其特点有一,详细载述疆域沿革、城池山川,不仅能图文并茂,而且详核史文、博参地志,斟酌记叙,如其载叙山川,则先详述山脉络,先干后支,川记经流,因原及委,且备载距城里数、经过村庄,皆补旧志之失。

猜你喜欢

  • 焦氏说楛

    见《说楛》。

  • 洪洲类稿

    四卷。明王圻(约1580年前后在世)撰。王圻,字之翰,上海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官累福建按察佥事。著有《东吴水利考》等。是集凡诗一卷,文三卷,乃其提学湖广时所自编。其孙谟又为重

  • 史通训故补

    二十卷,清黄叔琳撰。黄叔琳,生卒年不详。致力于经史著述,著有《研北易钞》,《史通训故补》。《史通训故补》一书主要是补充王维俭的《史通训故》之不足,此书与浦起龙的《史通通释》几乎同时成书。浦起龙的《通释

  • 清江诗集

    十卷。《文集》三十一卷。明贝琼(1314-1378)撰。贝琼字廷琚,一名阙,字廷臣,崇德(今浙江桐乡)人。元末领乡荐,随后退居殳山。明洪武三年(1370)征修《元史》,洪武六年(1373)以荐除国子监

  • 仪礼释注

    二卷。清丁晏(1794-1876)撰。丁晏字俭卿,一字柘堂,号石亭居士,江苏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人。道光举人,力主禁烟,曾参与镇压捻军起义。性嗜典籍,勤学不辍,生平笃好郑玄之学,对《诗笺》、《礼注

  • 晋斋诗存

    二卷。清升寅(?-1834)撰。升寅字宾旭,姓马佳,满族镶黄旗人。初以拔贡考授礼部七品。嘉庆五年中举,曾任员外郎、御史、盛京礼部侍郎,热河都统等职,谥勤直。是《诗存》前有道光十六年采为弼序,后有咸丰三

  • 尚诗征名

    二卷。清王荫祜撰。荫祜字子受,直隶正定(今河北正定)人。生卒年及事迹皆不详。前有序以言著书之旨在于引《尚书》之例考证作者。分甲、乙两篇,甲篇六十条,为已定之说,标明各篇作者及依据。乙篇十五条为未定之说

  • 百宋一廛赋注

    一卷。清黄丕烈、顾广圻撰。顾广圻(1770-1839),字千里,号涧蘋,自号思适斋居士,又号无闷子,江苏元和(今苏州)人。早年丧父,家境不丰,且身弱多病,却苦读不懈。年届三十,补县诸生,后师从江声(1

  • 偷甲记传奇

    二卷。清范希哲撰。希哲,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与李渔相友善,一说曾为司寇龚鼎孳门客。所作传奇八种,均用别名,如《万全记》署四愿居士,《双锤记》署看松主人,《十醋记》署西湖素岷主人等,《偷甲

  • 礼记熊氏义疏

    四卷。熊安生(497-578)撰。马国翰辑。安生字植之,长乐阜城(今河北阜城东)人,后周著名的经学家。少好学,励精不倦。初从陈达受《三传》,从房虬受《周礼》,事徐遵明,服膺历年,后受《礼》于李宝鼎,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