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尚书古训

尚书古训

六卷。朝鲜丁若镛(1762-1836年)撰。丁若镛字美庸,一字颂甫,号茶山,又号与犹堂,罗州人,官至承旨。丁若镛为朝鲜李朝时期的文学家、哲学家,实学派的集大成者。丁若镛一生著述多达二百余卷,总名为《与犹堂全书》。本书共六卷,在《与犹堂集》中为二十五至三十卷,为《俟庵经集》中之一种。本书的主要内容是:认为《尚书》在“五经”中残缺最甚,幸而没有亡佚的,只有文帝时伏生所传的今文二十八篇,其后欧阳、大、小夏侯三家皆传伏氏之学;此外,还有孔壁中的古文,有马融、郑玄为之作注。可惜的是,伏氏之学,亡于永嘉;马、郑之学,亡于唐。今存《孔传》,可能为东晋梅赜所为,所幸的是,孔颖达的《尚书正义》以及其他经疏,对于欧阳、大、小夏侯及马、郑之说,也间有引用。因此,丁若镛就令其门人李,就孔颖达的《尚书正义》,掇拾两汉诸家之说;至于《史记》、《说文》等书中所载《尚书》文字,也都加以辑录,考其异同;而《左传》、《国语》、《礼记》、《论语》、《孟子》等书中所引用的《尚书》之文,也都加以采录,并对之加以考订引证。书中虽时有错谬,但其考证大多较为详核,又兼材料丰富,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书为奎章阁写本。

猜你喜欢

  • 奇晋斋丛书

    十六种,十九卷。清陆恒编辑。陆恒字子章,一字梅谷,浙江平湖(今浙江平湖)人,又号巢云子,诸生出身,隐居胥山,藏书甚富,工于诗画,有《梅谷集》。其为人颇喜藏书刻书,热衷于文化传播事业。本丛书所收多为小品

  • 吕新吾全集

    见《新吾吕先生集》。

  • 补石山房文集

    四卷。清曹光诏(1809-1884)撰。曹光诏字识山。湖南湘潭人。诸生。咸丰间曾任湘乡县知县朱孙治幕。以知兵闻。《文集》所收皆有关世道人心之文。曹氏学有根柢。卷二《春秋楚国疆域考》一文,历引传记证春秋

  • 丰豫庄本书

    不分卷。清潘曾沂(生卒年不详)撰。潘曾沂,字功甫,号小浮山人,江苏吴县人。嘉庆丙子年(1816)中举人。道光八年(1828),潘曾沂在丰豫庄上试行区种法,总结出《课农区种法直讲》三十二条,讲述区制、播

  • 钟鼎篆韵

    七卷。元杨銁(生平不详)撰。杨銁字信文,临江(今江西清江)人。是书系夏商周彝器文字之汇编,依《唐韵》编辑而成。共采金石器物三百零八件,凡四千一百六十五字,计上平九百五十七字,下平六百八十二字,上声一千

  • 大学章句

    一卷。论语集注十卷、孟子集注七卷、中庸章句一卷,合称四书章句集注,南宋朱熹(1130-1200)撰。朱熹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南宋大儒,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理学集大成者,徽州婺源(今江西

  • 国朝诗萃

    二十一卷。清潘瑛、高岑同辑。潘瑛生卒年事迹均不详。高岑,字岘亭,河南商丘人。生卒年亦不详。官丰城知县。著有《眺秋楼诗》。此集为清诗汇编。清代人选清代诗有不少著作,如沈宗伯《清诗别裁集》,陈维崧《箧衍集

  • 识字略

    三卷。清宋宗元撰。宗元字悫庭,元和(今江苏吴县)人。分十部隶字,凡一字数音者,皆就其读音之异而诠释其义。宗元此书盖在辨正文字之音义,书中所辑之字,以兼韵字为主,随韵注明某字某韵某义,并引经史注释为证。

  • 读易一斑

    四卷。清吴丽生撰。吴丽生字淦泉,江苏丹徒人。吴氏此书不对周易作章解句读,只通论其大义,同时对经外规则,周易体系亦有阐述。其说虽多因袭先儒成说,但常附以己意,故其说许多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论周易说,认

  • 於皇武王!无竞维烈。允文文王,克开厥后。嗣武受之,胜殷遏刘,耆定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