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少仪外传

少仪外传

二卷。南宋吕祖谦(1137-1181)撰。吕祖谦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婺州(今浙江金华)人。与朱熹、张栻齐名,时称“东南三贤”。以荫补入官,后举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历任太学博士、秘书郎、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等职。他少受家学,长从林子奇、汪应辰、胡宏游,又与朱熹、张栻为友。曾居明招山讲学,晚年建丽泽书院。于淳熙二年(1175),约陆九渊会朱熹于信州(今江西上饶)铅山鹅湖寺,讨论治学方法,意欲调和朱陆之争。其学本于家庭,不名一师,不私一说,虽然博杂,但仍以儒学为宗。为学主“明理躬行”,认为“理”或“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总则,无所不在,永恒不变。循理而行,则无覆亡之患。提倡经世致用,为学要从民生实用上下功夫,讲实理,育实才,求实用。强调以史为鉴,反对空谈阴阳之说。主要著作有《东莱集》、《春秋左氏传说》、《东莱左传博议》、《少仪外传》等。此书为训课幼学而撰,取《礼记·少仪》以为书名。书中杂引前哲之德行嘉言,兼及立身行己,应世居官之道,不限生活常规细节,故曰“外传”。犹如韩婴引事说《诗》,而自题《韩诗外传》一样。书中采辑旧文,体例略同于朱子《小学》。他认为,洒扫、应对、进退之事,也即精义入神之妙,而初学者往往多有忽视,掉以轻心。故采辑前言往行所当知而易见者,汇编成书,用以训课幼学。他强调后生学问须理会《曲礼》、《少仪》、《礼仪》等学。主张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为学之道要致诚,必须做到居处齐庄,志意凝定,不妄言,不苟笑。开卷读书必须恭敬,如对圣贤。掩卷沉思,必须根究义理。提倡持身以清洁,处心以公平。当官者须不忘“清”、“慎”、“勤”等三事。知此三事则可以持身,可以保禄位,可以远耻辱。为人子者要尽孝道,恭恪奉亲,慎无懈怠。他认为后世学者能阅读此书,便会各因其所得而有自立之地。全书采择较精,语言流畅、深入浅出、简明易懂。对研究儒家教育思想及我国古代的启蒙教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原书已佚,世无刊本。今本载于《永乐大典》中,清修《四库全书》从大典中辑出有宋人胡岩起《跋》,吕祖谦弟吕祖俭《序》。此书又名《辨志录》。有《四库全书》本,《墨海金壶》本,《守山阁丛书》本,《金华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猜你喜欢

  • 星烈日记汇要

    四十卷。清方玉润撰(生卒年不详)。此书又名《鸿濛室丛书》,内容较广,分《志道》、《经义》、《史论》、《诸子》、《经济》、《文学》、《游艺》、《涉历》等类。卷首有《年表》二卷,卷末有《纪梦》一卷。此书对

  • 思补斋自订年谱

    一卷。清徐广缙(1797-1870)自撰。广缙字仲升,河南鹿邑人。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进士,历任编修、御史、陕西榆林府知府、两广总督、湖广总督等官。因武昌被太平军攻克,被革职。此谱自记至同治七年

  • 左传快评

    八卷。清刘继庄撰,金成栋辑。继庄生平事迹不详。成栋字天三,海阳(今属山东省)人,曾从学于继庄之门。此编前有金成栋题辞,称刘继庄评定《左传》诸篇,成栋及同学诸子辑刻。全书共八卷,摘取《左传》菁华,以为修

  • 易就

    六卷。明徐世淳(1584-1641)撰。世淳字中明,浙江嘉兴人。万历四十六年(1618)举人,官至随州知州,张献忠攻随州时战死,赠太仆寺卿,事迹见《明史·忠义传》。该书似儒家之语录,又似禅家之机锋,不

  • 地镜图

    一卷。无名氏撰。清马国翰(详见《玉函山房辑佚书》)辑。《隋书·经籍志》五行类有《地镜》一卷、《地镜图》一卷。已佚。《地镜》是叙述如何寻宝方法,《地镜图》是寻宝的地象图谱。《地镜》与《地镜图》相参证还可

  • 海外遗稿

    一卷。明林垐撰。生卒年不详。林垐,字耻斋,号子野,福建侯官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授海宁令。明南都不守,唐王即位闽中,黄石斋督师,疏请与子野偕,遂授员外,转饷军前。旋由监察御史,宣谕浙西,召

  • 輶轩语书目答问等四种

    五卷。不著编辑者姓名。《輏轩语》、《书目答问》均为张之洞辑撰。张之洞为清代改良派人物,其为士人所开列《书目答问》影响很大,是目录学中之重要著作。《书目答问》后附有《四川尊经书院记》。此外,该书还汇辑清

  • 四书录疑

    三十九卷。清陈绰撰。陈绰详《周易录疑》条。此书成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前后费时数十年。该书共有《大学》二卷,《中庸》三卷,《论语》二十卷,《孟子》十八卷。书中对每章摘句而解,对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 论语附记

    二卷。清翁方纲(1733-1818)撰。方纲字正三,号覃溪,顺天大兴(今北京大兴)人。乾隆时进士。官至内阁学士。著有《书斋汇书》。是书分上下二卷。上卷认为汉唐注疏距古不远,其沿承经师训诂,必不可废,而

  • 静春堂集

    四卷。元袁易(1262-1306)撰。易字通甫。长州(今属江苏)人。不求仕进。后于吴淞县区之间,筑堂为静春。聚书万卷,亲手校定。时而棹舟载笔床茶灶古器,游于江湖。赵孟頫赠其卧雪图,称易与龚、郭麟孙为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