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小方壶斋丛书

小方壶斋丛书

四集,三十六种,七十卷。清王锡祺编。王锡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著有《小方壶斋舆地丛钞》一书,书中搜辑清代地理游记著作,铅字印行。《小方壶斋丛书》所收多清代学者著作,按四部次序排列。虽用活字排印,但流传极少,颇不易得。其中清丁寿征《春秋异地同名考》一卷、清阮芝生《左传杜注拾遗》一卷、清张天民《淮城日记》一卷、清李元庚《望社姓氏考》一卷、清金安清《东倭表》一卷、《东倭考》一卷、清包世臣《三案始末》一卷等书都很有史料价值,且少传本。有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南清河王氏铅印本。

猜你喜欢

  • 郭侍郎奏疏

    十二卷。清郭嵩焘(1818~1891)著。郭嵩焘,字伯琛,号筠仙,湖南湘阴人。道光进士。曾任广东巡抚,总理衙门大臣,并首任驻英公使,后兼驻法公使。著有《养知书屋遗集》、《使西纪程》、《郭嵩焘日记》。郭

  • 群贤梅苑

    十卷。旧题明朱鹤龄(1606-1683)编。朱鹤龄字长孺,江苏吴江(今江苏苏州市南部)人。明诸生。朱鹤龄聪敏好学,初专力词赋,曾笺注杜甫、李商隐诗,故所作颇出入二家。入清,居家著述,晨夕不辍,行不识途

  • 读说文解字小笺

    四卷。清梁运昌(生卒年不详)撰。运昌字叔曼,一字缦云,号行泉,长乐(今属福建)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嘉庆七年(1802)从同年陈诗庭见钱大昕《读说文法》,便推而广之

  • 强恕斋四种

    十八卷。清张庚(详见《通鉴纲目释地纠缪》)撰。四种为《古诗十九首解》二卷、《国朝画征录》二卷续录二卷、《通鉴纲目释地补注》六卷、《通鉴纲目释地纠缪》六卷。其中《国朝画征录》记载清代画家,述其宗派渊源,

  • 宝绘录

    二十卷。明张泰阶撰。张泰阶字爰平。上海(今上海市)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书名“宝绘”。取自张云阶家宝绘楼。此书言其多得名画真迹,持论甚高。但其说多可怀疑,比如曹不兴之画,据南齐谢赫《古画品

  • 春秋胡传申正

    二卷。清丁晏(详见《周易述传》)撰。该书以刊本《春秋宝筏》为底本,对宋代学者胡安国《春秋传》中的一些观点加以阐发,对胡传中不当的说法加以驳正。该书有清代传抄本。

  • 方言转注录

    一卷。清洪亮吉撰。洪亮吉生平见“比雅”。是书分《方言》本书转注、《方言》与各书转注两部分。前者从《方言》中选取声韵相通的字,逐字附录《说文》原文,不予考释,亦不说明声韵通转关系。后者从《说文》、《释名

  • 经训堂丛书

    二十一种,一百六十八卷。清毕沅(1730-1797)编辑。毕沅字纕蘅,号秋帆,又号灵岩山人,江南镇洋(今江苏太仓)人。乾隆二十五年进士,历官陕西巡抚、湖广总督。留心于经史小学,旁及舆地金石之学,尝谓“

  • 游龙山记

    一种,清罗泽南撰。罗泽南(参见游天井峰记条)。道光二十二年(1842)九月,天高气爽,罗泽南偕谢春池、李察庵同往游龙山。时其寄宿洲上,离龙山百里地。龙山在县沿之西南,罗山峙其东,高逾四十里,与岳之祝融

  • 绿漪草堂文集

    三十卷。《外集》二卷。《别集》二卷。《诗集》二十卷。《研华馆词》三卷。清罗汝怀(生卒年不详)撰。罗汝怀,字念生,清中叶人,湖南湘潭人。汝怀自少异敏,勤奋力学,宏览多闻,学博而不杂,才多而不流经义,很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