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射洪县志

射洪县志

十八卷首一卷,清陈廷钰、张复修、聂盟等纂。陈廷钰,曾任射洪县知县。张复,曾任射洪县知县。聂盟,教谕。射洪县志创自明县令李公森、郭子声。康熙中,唐石郊因郭志残编勒为成书。乾隆年间县令沈佳亭重修,然其间不无参错缺略。嘉庆间,陈廷钰、张复两县令,又搜辑群书并各处残碑断碣,参考厘定,是为兹编。《射洪县志》嘉庆二十五年(1820)刻本,共十八卷首一卷,卷首为序文、凡例、诸图、目录。分为:卷一至卷四,天文志,舆地志,含建置、疆域、形势、山川、江源、堰堤、城池、公署、津梁、关隘、场镇、塞堡、祠庙、寺观、古迹、冢墓、义冢、里居、金石、节序、风俗。卷五,食货志,含田赋、户口、盐法、茶法、钱法、仓储、蠲政、岁支、杂税、物产。卷六,典礼志,含朝贺、迎诏、祀典、仪注、乡饮、救护等。卷七,学校志,含文庙、书院、学田、学规、义学。卷八,武备志,含兵制、铺递、武功。卷九,职官志,含知县、教谕、训导、盐大使、主簿、巡检、典史、把总、政绩。卷十,选举志,含进士、举人、恩贡、拔贡、副贡、岁贡、武科、封荫、援例、荐辟、武职。卷十一至卷十四,人物志,含先宪、忠节、孝友、行谊、义夫、流寓、技术、隐逸、仙释、大年、寿妇。卷十五,列女志,含贤淑、孝妇女、贞女、节烈、节妇。卷十六,艺文志,含宸翰、圣训、奏疏、诗、赋、序、记、传、铭、碑、赞、说、跋、论。卷十七,杂志,含祥异、外纪。卷十八,补遗。此志搜辑宏富,然繁冗失裁,即所列目次,亦毫无纲领。如卷一天文志,泛载步天歌及协纪辨方中星图,并《文献通考》所载并钺诸星,以次胪列。其所征引,博而寡要。其冠宸翰于艺文,别市镇为里店,则尤为不伦,失体。

猜你喜欢

  • 三正考

    二卷。清吴鼐(详见《易象约言》)撰。此书为研究《春秋》历法所作。《春秋》一书所采用之历法,汉晋诸儒皆以为周正,至唐刘知几《史通》始提出用夏正之说。宋代大儒程颐因《论语》载有孔子“行夏之时”一语,遂提出

  • 书集传

    六卷。宋蔡沈(1167-1230)撰。沈字仲默,号九峰,元定之子,建阳县(今属福建)人。沈少学于朱熹,年仅三十,遂弃举子业,专心研究理学;元定谪道州,沈从之,与父常以理义自娱;元定去世,沈徒步护丧归。

  • 夏小正正义

    一卷。清王筠(详见《毛诗重言》)撰。是书主要依靠黄叔琳注本来作解释,其对金履祥、张尔歧及黄说全谬者删之,是非互见者辨之,全谬而易惑后人者亦辨之。书前有咸丰二年(1852)自序,系为此书与它书同刻时总序

  • 水明楼诗

    六卷。清颜光猷(约1698年前后在世)撰。颜光猷,字秩宗,号淡园。山东曲阜人。康熙十年(1671)进士。以翰林改刑部郎中,出为安顺守。后转为河东盐运使。与光敏、光毅称曲阜“三颜”。著有《易经说义》等书

  • 朱子学归

    二十三卷。清代郑端编。郑端见《政学录》条。此书专门摘录朱熹著述中的绪论部分并分类编辑而成,全书共分二十三门类,每门类为一卷。作者平生倡导程朱学说,故辑录此书以明其学。有《畿辅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

  • 西台集

    二十卷。宋毕仲游(生卒年不详)撰。毕仲游,字公叔,郑州(今河南郑县)人。宰相毕士安之曾孙,与兄毕仲衍同举进士,调柘城主簿。元祐初,召试学士院,除集贤校理,累迁吏部郎中。后入元祐党籍,终于西京留司御史台

  • 从古堂款识学

    ①十六卷。清徐同柏撰。徐同柏(1775-1860),字寿臧,号籀庄,浙江嘉兴人。贡生。徐氏研究金石说古文形义,举证经史,时有心得,乃著《从古堂款识学》十六卷。与徐氏同时的收藏家,如沈氏雪浪斋、张氏清仪

  • 孝经刊误参解

    一卷。清王尔翼撰。王尔翼字虞肱,诸城(今山东诸城)人。《孝经刊误》系朱熹所作,前为经后为传,王尔翼疑此说未确,因而《孝经刊误参解》一书不分经传,而以刊误所定之经为第一章,刊误以“闺门”以内二十四字为传

  • 六书总要

    五卷。明吴元满撰。参见《六书正义》。此书与其《六书正义》一样,也分数位、天文、地理、人伦、身体、饮食、衣服、宫室、器用、鸟兽、虫鱼、草木12门,因袭戴侗、杨桓的说法极力发挥之。所分部首,皆以象形为主,

  • 析酲漫录

    六卷。明陈懋仁(详见《年号韵编》条)撰。此书成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其大意欲以考证见长,而捃拾残剩,多无根据。盖学杨慎而不成者也。如书中称对牛弹琴为俗谚,并引李石面牛鼓簧为证。殊不知此为汉牟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