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对数简法

对数简法

二卷,续一卷。清戴煦(1805-1860)撰。戴煦初名邦棣,字鄂士,号鹤墅,又号仲乙,钱塘(今杭州)人。他早年研习中算,与谢家禾相善,家禾死,校刻其遗书,并著有《重差图说》、《勾股和较集成》、《四元玉鉴细草》,均未刻出。后与项名达成忘年交,同治三角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及椭圆求周术,项名达死后,戴为之续成《象数一原》。1845年撰《对数简法》二卷,次年又续一卷,1852年撰《外切密率》四卷,《假数测圆》二卷,合刊成《求表捷法》、1860年太平军破杭州,戴煦与其兄自尽。十七世纪对数传入我国之后,对数表造法仅有《数理精蕴》下编卷三十八的“递次开方法”,极为繁琐。戴煦说这种方法“布算极繁,甚至经旬累月而不能竟求一数,故言算者鲜不望之而生畏。夫立法太繁,则较算不易。”(自序)有见于此,戴煦不断改进旧法,详加探索,终于获得了简法,创立了二项式展开式。《对数简法》卷上“开方七术”,“求开方表”中记载了我国数学史上最早的关于指数为任何有理数的二项式定理,嗣后又与项名达一起将指数推广为任意实数的情形,使造表变得简便。为进一步简化计算步骤,戴煦先行求出七十二个数的对数,其它数的对数皆从此而生,这就是不用开方的简算法。他还在前人幂级数研究的启示下,于《续对数简法》中阐明:10的自然对数与任何整数的常用对数皆可用幂级数来计算。他认识到当n无限增大时,n〔(1+x)1/n-1〕的极限为1+x的自然对数,继而给出了lg(1+x)的幂级数展开式,在此基础上,可逐步求出任意自然数的常用对数。戴煦的成果虽晚于欧洲的同类成果,但属独创性的工作,具有一定意义。《对数简法》版本主要有:《求表捷术》本,现藏北大图书馆与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西算学丛书初编》本;《古今算学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猜你喜欢

  • 秦宥横事略

    一卷。作者不详。该书记秦树声生平事实。树声字宥横,河南固始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官至云南按察使、广东提学使。为官云南时,正与英国有边界纠纷,代滇督杨良草奏言不可许者六,必可争者九,为英人所畏

  • 泰卦

    “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1)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 永绥厅志

    三十卷,首一卷,清董鸿勋纂修。董鸿勋,详见光绪《古文坪厅志》。《永绥厅志》宣统元年(1909)刻本,为三十卷,首一卷。首有新旧序例、纪事、目录。正文分为八门。依次为天文门,为目三,曰星野、气候、灾祥。

  • 经传小记续

    一卷。清刘宝楠撰。刘氏有《经传小记》三卷,此卷乃系后续。凡《诗》一条,《周礼》一条,《仪礼》六条,《礼记》二十条,《尔雅》十六条,《大戴礼》七条,此外则《韩诗外传》、《说苑》、《新序》各数条。纠订讹误

  • 四书逸笺

    六卷。清程大中撰。大中字拳时,号是庵,应城(今属湖北)人。生卒年不详。乾隆二十二年(1757)进士。此书采辑诸书之文与《四书》相发明者,或《集注》所已引而语有舛误,或《集注》所未发而义可参订,皆为之笺

  • 读升庵集

    二十卷。明李贽(详见《九正易因》条)编。此书收集杨慎诸书,分类编次。其中凡采录诗文三卷,节录十七卷,共二十卷。其去取毫无义例,况且李贽为狂纵之禅徒,杨慎则为博洽之文士,两人道自不相同,也未必为之编辑。

  • 劝学篇

    一卷。汉蔡邕撰。清任大椿辑。参见《圣皇篇》。此书见于《隋书·经籍志》,而《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皆不录,盖唐时已亡佚。按《世说新语·纰漏篇》载:“蔡司徒渡江,见彭蜞大喜曰:‘蟹有八足,加

  • 思古斋石刻

    一卷。疑为宋蒋永仲刻,后有明张登云跋,记述此石刻来源经过。该石为明嘉靖八年(1530)村民耕地掘得,《兰亭序》和《黄庭经》分刻于石的两面。帖首有“思古斋石刻”五篆字;《兰亭序》首有“唐临绢本”,尾有“

  • 鶡冠子

    三卷。作者不详。据《汉书·艺文志》道家类说《鶡冠子》一书内容广博,思想宏富。在《天则篇》、《王铁篇》中,阐述的是黄老思想;在《学问篇》、《度万篇》中,说得是道、法两家之见;在《赵武灵王》、《世兵》等篇

  • 汉隽

    十卷。宋林钺编撰。林钺乃宋处州(今浙江丽水)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该书摘取《汉书》中古雅字词,分类排纂为五十篇,每篇以篇首二字为篇名。作者自称全书“详其事”、“玩其词”,实际上犯了割裂字句、漫无端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