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宝甓斋札记

宝甓斋札记

一卷。清赵坦撰。坦有《春秋异文笺》,已著录。此书未见别种刊本。观其“札记”之名,疑书中内容本不限于经部,阮元编辑经解时,摘录其说经的内容辑成此书。中间时引程瑶田、丁杰、董丰垣诸人之说,文下间有戚学标、姚再洲注语,其学问的渊源以及相切磋的朋友,由此可以推见。此书以《周礼》贾疏补证郑氏《易》义,这对经学是有用的。晋用夏正,顾炎武、阎若璩本有此说,而毛奇龄、陈伟皆反驳之。此书承顾、阎之说,似无可非议。冀州为中州,此义本来很清楚,此书据《尔雅》训“冀”为近义,冀州为近于王畿之地。可备一说。所订《小雅篇什次弟表》,亦颇清晰。惟以“州来”的合音近“陵”,恐违音理。又诗表后有一节,说皮日休《松陵集序》谓《诗》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九言之作。三言的,如“振振鹭,鹭于飞”;五言的,如“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六言的,如“我姑酌彼金罍”;七言的,如“交交黄鸟止于桑”;九言的,如“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此书认为,今本《毛诗·黄鸟》三章,章十二句,是“交交黄鸟”为一句,“止于桑”为一句。《泂酌》三章,章五句,是“泂酌彼行潦”为一句,“挹彼注兹”为一句。因此怀疑皮氏所引为异读。不知皮氏所引是完全因袭挚仲洽《文章流别论》的。以为皮氏异读,则有失考之嫌。有经解本。

猜你喜欢

  • 警语类钞

    八卷。明程达(生卒年不详)撰。程达,字顺甫,清江(今江西省清江县)人。明万历五年(1577年)进士,官至漳泉兵备道。此书取先哲格言善行,分类编次,共八卷,分六十个子目,体例割裂冗杂,颇无伦次。《凡例》

  • 瑶光阁集

    十三卷。明黄端伯(?-1645)撰。黄端伯,字元公,建昌新城人。生卒不详。崇祯初(1628)进士,授宁波推官。著有《易疏》等。端伯生平好佛,曾镌私印曰“海岸道人”,取《楞严经》引诸沈冥出于苦海之语。及

  • 东塘集

    二十卷。宋袁说友(1140-1204)撰。袁说友,字起严,建安(今福建建瓯县)人。隆兴元年(1163)进士,累官四川安抚使。嘉泰中,官至同知枢密院参知政事。说友学问渊博,留心典籍。官四川安抚使时,曾命

  • 绿牡丹

    又名《四望亭全传》、《龙潭鲍骆奇书》、《宏碧缘》。撰者不详。《绿牡丹》是清代中叶的一部长篇章回小说,大约成书于道光十年前后,作者已无可考。全书共六十回,叙述江湖侠女花碧莲与将门之子骆宏勋,在剪除武周佞

  • 仪礼先易八卷图考

    一卷。清曾家模撰。生卒年不详。家模字资汀,武冈(今湖南省武冈市)人。《湖南通志人物志》称其家贫好学,靠授徒维持生计。著有《仪礼先易》、《古今图考》、《春秋述朱》和《左传塾抄》等。其《古今图考》尤为精核

  • 论语意原

    二卷。宋郑汝谐(生卒年不详)撰。郑汝谐字舜举,宋青田(今属浙江)人。官至吏部侍郎。撰有《东谷易翼传》、《论语意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均著录。郑氏以为先儒于《论语》之义尚有阐发未尽者,遂著成此书,并

  • 易堂问目

    四卷。清吴鼎(生卒年不详)撰。吴鼎字尊彝,号易堂,江苏无锡(今无锡市)人,吴鼐之弟。乾隆九年(1744)进士,以荐举经学,授国子监司业,擢翰林院侍讲及侍读学士。吴鼎平生深研《易》学,除本书外,还著有《

  • 脉诀

    见《崔真人脉诀》。

  • 筠轩集

    十三卷。元唐元(1269-?)撰。唐元,字长孺。歙县(今属安徽)人。初以文学授平江路学录,后以徽州路学教授致仕卒。据朱文选所撰其行状,原有《敬堂杂著》、《思东杂著》、《吴门杂著》、《分阳杂著》、《金陵

  • 雁湖钓叟自在吟

    九卷。《附录》一卷。明王周撰。王周,字质斋,自号雁湖钓叟,嘉兴(今浙江嘉兴市)人,生卒年均不详。屡试不第,诗率意直书,不拘格律。著有《雁湖钓叟自在吟》。是集凡九卷。以其诗创作先后为序编次。其诗大都率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