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宋景濂未刻集

宋景濂未刻集

二卷。明宋濂(1310-1381)撰。宋濂集重刻于嘉靖中,行世甚久。此本乃清顺治十二年(1655)宋濂裔孙实颖得文征明家所藏旧稿以示金坛蒋超,超择其中今本未载者得三十八篇,编为此集,以补其遗。并以韩叔阳刻本重勘,其中跋何道夫所著《宣抚郑公墓铭》等十一篇皆今本所已载,超盖检之未审。其余二十七篇则实属佚文。推究当日之意,大概因元代功臣诸颂及志铭诸篇大抵作于元,至明不免有所讳。或以尊崇二氏,不免过当,嫌于耽溺异学而隐之。观杨十奇《东里集》、倪谦《文僖集》并用杨杰《无为集》例,凡为二氏而作者,皆别为卷帙,附缀末简,不散入各体之中。则正德、嘉靖以前士大夫之持论,可大略睹之。然古来操觚之士,如韩愈之于高闲、文畅,持论始终严谨,固其正。其余若苏、黄诸集,不入学派者勿论。至于胡寅、真德秀,皆讲学家所谓大儒,致堂、西山二集,此类正复不少。盖文章一道,随事而言,与训诂经义,排纂语录,其例小殊。宋儒尚不能拘,则濂作释、老之文,何必欲灭其迹。四库已存目。

猜你喜欢

  • 荆树居文略

    十卷。清李懋绪(约1671前后在世)撰。李懋绪,字汝时,号正所,江陵(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著有《荆树居文略》。是集为其弟子杨士琼所编。凡十卷,其中语录五卷,诗文五卷。李懋绪与赵御众、漆士昌为友。

  • 春秋土地名

    一卷。晋京相旸撰,清马国翰辑。京相旸,晋司空裴秀门客,生卒年及生平事迹不详。《隋书·经籍志》著录《春秋土地名》三卷,题“晋裴秀客京相旸等撰”,《旧唐书·经籍志》直题京相旸撰,卷数同。是书久佚,马国翰《

  • 嘉禾征献录

    四十六卷。清盛枫(1661-1707)撰。盛枫字丹山,一字黼宸,秀水(今浙江嘉兴)人。除本书外,尚著有《梨雨选声》等著作。《嘉禾征献录》记载有明一代嘉兴名人。首列妃主;二至四十四卷为职官,分京朝官、外

  • 孟义订测

    七卷。明管志道编。管志道字登之,娄县(今江苏昆山县东北)人,生年不详。官至南京刑部主事。此书注解《孟子》,分订释、测义二例。所谓“订释”,指取朱熹的注释而加以订正;所谓“测义”,指自出其义。《四库提要

  • 续修曲沃县志

    ①六卷。清侯长熺修,王安恭纂。侯长熺,山东郯城人。出身拔贡,乾隆六十年(1795)来任曲沃县知县。此编修于嘉庆元年(1796),志成于翌年。《续修曲沃县志》嘉庆二年(1797)刻本。此志特点有二,其一

  • 中国文法讲话

    近代刘复撰。刘氏生平著述,见《中国文法通论》。是书系未完稿,据刘氏卒后讣告所载刘氏著作目录,题此书为《中国文法讲话》上卷。据刘氏自序云,是书系刘氏“应书坊之请,编辑以供高级中学生之用者。”故例句文言、

  • 通书问

    一卷。元何中(见《通鉴纲目测海》)撰。朱熹曾谓周敦颐《通书》乃发明《太极图说》之义,故注《通书》者皆比附于太极阴阳五行。何中认为,二书各自为义,不必字字牵合。故作此书以辨之。前有自序,谓“自天地以来,

  • 章氏遗书

    三十卷。《外编》十八卷。《补遗》一卷。《附录》一卷。《校记》一卷。清章学诚(1738-1801)撰。章学诚字实斋,号少岩。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清代史学家、思想家。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官国子

  • 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

    见《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 宋词三百首

    朱祖谋(1857-1931)编选。朱祖谋,原名孝臧,字古微,一字藿生,号讴尹,又号上强村民,即强村,浙江湖州人。光绪九年(1883)二甲一名进士,历充国史馆协修、累迁礼部侍郎。后隐居苏州。早岁工诗,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