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孟子正义

孟子正义

① 十四卷。东汉赵岐注,题为宋孙奭疏,实不可信。朱熹《语录》以为是南宋邵武士人伪托孙奭所疏,并且称“蔡季通识其人”。邵武旧属闽,士人是对年纪大的儒生的一般称谓,但后人多方推求,终于难以确定作伪者为何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马端临《经籍考》、朱彝尊《经义考》对该书均有著录。考《宋史·邢昺传》,邢昺于咸平二年(999)受诏与杜镐、舒雅、孙奭、李慕清、崔偓佺等校定《周礼》、《仪礼》、《公羊春秋》、《穀梁春秋》、《孝经》、《论语》、《尔雅义疏》,并未提及《孟子》。《涑水纪闻》载孙奭所校定者有《论语》、《孝经》、《尔雅正义》等书,也没有提及《孟子》。该书的序与孙奭《孟子音义》序完全一致,显然抄自《孟子音义》。清人钱大昕称“(《正义》)尽删《章指》(赵岐《孟子章句》)正文,仍剽掠其语散入《正义》”。该书为伪书,确定不移。就该书本身而言,价值也不高。汉代解经,或曰训诂,注音释义,考释典章名物;或曰章句,分章断句,阐释义理;至宋始有疏,补汉儒注经之不足。然而《孟子正义》只是发挥赵岐的注说,好象乡塾讲章,并未于名物制度有所疏解。赵岐注好用古事为比,《正义》大多不能指明其出典,指明之处也多舛误不实。如尾生抱柱一事,典出《庄子》,疏中却称见于《史记》;陈不瞻事典出《新序》,疏中也指为《史记》。《正义》对赵注之义也多有未解。比如赵注“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疏云“我能为君期与敌国战斗,必能胜”,将“与国战”连读,不知在“国”字下断句,句读不知,语义乖违。也有评家以为该书某些地方“精善之至”,“近人以其伪而蔑弃之,不知其有可取者矣。”(陈澧《东塾读书记》)但历代评家多定其为粗陋,也是难以更作别论的。作伪者对赵岐注也多有改窜,以传世的《孟子章句》和《孟子音义》校参,《正义》显然并非赵注原貌。明代以《孟子正义》入《十三经注疏》,流传甚广,《提要》也予以著录。传世的《孟子正义》版本有:宋刻元修本(北京馆藏)、元刻明修本(北京馆藏)、明丛书堂抄本(北京馆藏)、清章氏式训堂抄本(上海馆藏)、元刻明修《十三经注疏》本(北京市文物局藏)、嘉靖间李元阳福建刻本(浙江馆藏)、万历北监本(浙江图书馆)、崇祯间毛氏汲古阁刻本(浙江馆藏)等,均题作《孟子注疏解经》十四卷,汉赵岐注,宋孙奭疏。② 三十卷。清焦循(详见《论语通释》)撰。是书系为赵岐《孟子章句》所作的疏,对经注多所阐明,虽匡正赵注间或欠妥,但瑕不掩瑜。如“龙子曰:治地莫善于助,莫不善于贡。”赵注言治土地之赋,无善于助者也。贡者,校数岁以为常类而上之,民供奉之,有易有不易,故谓之不善也。焦疏则引夏氏僎曰:战国诸侯,重敛掊克,立定法以取民,不因丰凶而损益,且托贡法以文过,故孟子有激而云。其所谓不善者,特救战国之失耳,禹法实不然也。龙子“莫不善者”,指战国诸侯之贡法,非夏后之贡法。“小弁之怨亲亲也”,赵注云伯奇仁人而父虐之,故作小弁之诗云,何辜于天。焦疏则引刘氏《始兴诗》云,《孟子》“亲之过大”一语,据此可断其为幽王太子宜臼之诗。盖太子者国之根本,国本动摇,则社稷随之而亡,故曰亲之过大。若在寻常放子,则已之被谗见逐,祸只一身,其父之过,与《诗·凯风》“七子之母,不安其室”无异,不会云亲之过大。又《诗》二章云:“踧踧周道,鞠为茂草,我心忧伤,惄焉如擣。”此诗有伤周室衰微之意。若寻常放子,其于国家事又有何干系。这些均足以补赵注之缺。另外,赵注蒙经学之蔽处,焦循也一一指明,所论多当。该书有《焦氏丛书》本。

猜你喜欢

  • 仰视千七百二十九鹤斋丛书

    四十种,八十一卷。清赵之谦(1829-1884)编。赵之谦字益甫,又字撝叔,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屡试不第。光绪末年,沈氏鸣野山房藏书散出,所存精本多数转到其友杨器之手里。赵之谦便常常借阅钞留,先

  • 训纂篇

    一卷。汉扬雄(前53-后18)撰。清马国翰辑。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西汉文学家、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著有《甘泉》、《河东》、《羽猎》、《长杨》四赋,《法言》、《太玄》、《方言》、《训纂

  • 锡金志外

    五卷。清华湛恩(沐云叟)纂。此志前端列序文一首,末署道光癸卯沐云叟自叙,无姓氏。沐云,乃华湛恩,字孟起,江苏无锡人,官太和县教谕。华氏家藏书万卷,邑中掌故无不精熟。著者自叙云:“尝编读前志,参稽往籍,

  • 东源读史录

    无卷数,明田维祜撰。维祜字裕夫,号东源居士,萧山(在今浙江省杭州市东南)人。正德三年(1508年)进士,官至肇庆府知府。该书在收集史事及前人史评的基础上,逐一抒发自己的意见。在书后自跋中,作者谓于正德

  • 说文系传校录

    三十卷。清王筠撰。参见《说文句读》。此书为校勘“小徐本”而作。书前有王氏自序及其另记三则,以校大徐部目列于卷端,以所校《系传》正文次之,并附校大徐各条。依《说文》十四篇,分上下各为一卷。另以所校《系传

  • 法国律例

    四十六卷。法国A,Billequin译。Billequin有《化学指南》。是书于清光绪六年(1880)译作完毕,共有刑名定范四卷,刑律四卷,园林则律二卷,贸易定律六卷,民律二十四卷,民律指掌六卷。此译

  • 分宜清玩谱

    一卷。作者不详。是书为作者根据严嵩家收藏的书画、器玩目录汇编而成,所记皆摘取奇珍异物而录,非其所藏全貌。然而仅古琴就记有五十余张,可见收藏之富,对后人研究古代书画、器玩,特别是古琴,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资

  • 法帖刊误

    二卷。宋黄伯思撰。黄伯思,详见《东观余论》条。黄伯思以米芾评定《淳化阁帖》有误,重为订正,以成此书。书前有黄氏自序,称米芾的评论疏略甚多。有的伪品没有发现,如李怀琳所作的卫夫人书。有的已知为伪品却又评

  • 石峰奏疏

    四卷。明邵锡撰。邵锡字天佑,号石峰,安州(今属四川成都市)人。正德进士,久居谏垣任官,能持风采,曾谏止武宗巡幸。勘事甘肃时,碰上年岁饥馑,请求赈济,多所全活。累官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石峰奏疏》前三

  • 涉闻梓旧

    二十五种,一百一十四卷。清蒋光煦(详见《别下斋丛书》)编辑。蒋光煦既刊《别下斋丛书》之后,意犹未尽,又校刊此书。其门类与前书大致相同,选辑诸书虽上及宋元,但以清代撰述为多,共二十五种:元黄泽《易学滥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