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复斋集
十卷。元朱德润(1294-1365)撰。德润字泽民,睢阳(今属河南)人。流寓吴中。延祐末,因荐授翰林应举文字,兼国史院编修官,寻授镇东行省儒学提举。至正间,历官江浙行省照磨,参军事,守杭、湖二郡,摄守长兴。此集有虞集题词,黄溍序,皆有微词。唯合沙俞焯序称其:“文理到而辞不凡,差得其实。诗则肤浅少深刻。”《四库全书》列为“存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有明成化十一年(1475)顷璁刻本(藏于北京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初编》本、《涵芬楼秘集》本。
十卷。元朱德润(1294-1365)撰。德润字泽民,睢阳(今属河南)人。流寓吴中。延祐末,因荐授翰林应举文字,兼国史院编修官,寻授镇东行省儒学提举。至正间,历官江浙行省照磨,参军事,守杭、湖二郡,摄守长兴。此集有虞集题词,黄溍序,皆有微词。唯合沙俞焯序称其:“文理到而辞不凡,差得其实。诗则肤浅少深刻。”《四库全书》列为“存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有明成化十一年(1475)顷璁刻本(藏于北京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初编》本、《涵芬楼秘集》本。
八卷,首一卷,清李约修,皇甫如森纂。李约,平定人,曾任慈利县知县。皇甫如森,邑人,拔贡。慈利置县始于秦,始曰慈姑,隋改慈利,迄无更易。县志自明以来,除万历元年(1573)陈光前志外,佚无传。清康熙年间
十四卷。梁代释慧皎(497-554)撰。慧皎,俗姓氏不详,会稽上虞(今浙江省上虞县)人。他博通内外学。对佛教经律尤有研究。住会稽嘉祥寺(在今浙江省绍兴市)。每当春夏则讲说弘法,秋冬则专心著述。他还曾住
无卷数。清魏博(生卒年不详)编。魏博字约之,江宁(今江苏省江宁县)人。他的著述虽然是杂家之作,但内容比较新颖,有特点。《福寿阳秋》是魏博的一部杂纂之作,此书采取前人格言编成,共分五集,首集为劝善篇,第
二卷。清赵青藜(1700——1780)撰。青藜字然乙,号星阁,泾县(今属安徽省)人。乾隆丙辰(1736)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山西道监察御史。著作除《读左管窥》外,还有《星阁史论》、《星阁正论》
一卷。清方中履撰。方中履字素伯,安徽桐城(今安徽桐城县)人。以智之子,中通之弟。幼从父游于方外,晚年筑“稻花斋”于湖上,专心著述,所著《古今释疑》十八卷,入《四库全书提要·子部杂家存目》。案《古今释疑
二十卷。宋寇宗奭(生卒年不详)撰。寇宗奭,曾为澧州县吏等官,余事未详。此书成于政和六年(1116)。卷一至卷三为序例,卷四至卷二十载各种药物。作者据自己临证经验,提出医家诊断必须准确,严防误人性命。书
见《道德指归论》。
四十卷。清凌扬藻(1760-1845)撰。凌扬藻字誉钊,号药洲,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人。乾隆时诸生,一生长于考证,为巡抚朱珪所赏识。著有《岭海诗钞》、《海雅堂诗文集》、《四书纪疑录》、《柱楣蕝记》、
六十九卷,首一卷。清方汝翼、贾瑚修,周悦让、慕荣干纂。方汝翼,登州府兵备。贾瑚字翠岩,山西夏县人,进士出身,光绪四年(1878)任登州知府。周悦让,郡人,官至员外郎。慕荣干,进士出身,翰林院编修。贾瑚
二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末王祖畲、钱溯耆等纂修,王祖畲续纂。王祖畲(1842-1918),字岁三,号紫翔,清镇洋县(今属太仓县)人。光绪九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河南汤阴知县。返里后历主本县及宿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