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卷。南宋叶某撰。此书散佚,失作者之名,唯陶宗仪《说郛》题为宋叶某所撰。书中“论先儒从祀”一条,有宋度宗咸淳年号,知此书为南宋末年人所作。全书以辨析名物、稽考典故为主,凡前人笔记小说及杂史著作,如赵德
二十卷。刘师培(1884-1919)撰。师培字申叔,号左盦,曾改字光汉,江苏仪征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举人,曾任北大教授。刘氏幼承家学,精通小学,治经有成,著述很多,有《国学发微》、《经学教科书
二十卷。《录余》二卷。《诗集》八卷。诗余四卷。清陆求可(1617-1679)撰。陆求可,字咸,号密庵,山阳(今属江苏淮安)人。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授河南裕州知州,官至刑部员外郎、布政司参议。著
一卷。明马一龙(1490-1562)撰。马一龙,字负图,一字应图,号孟河,溧阳(今江苏溧阳)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中进士,官至国子监司业。马一龙辞官后,亲自从事农业生产,痛感农夫不会讲哲理,而那
六卷。清张惠言(1761-1802)选编。张惠言武进(今江苏常州市)人。字皋文。嘉庆四年(1799)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早年治经学,精通《周易》。善属文,工骈文辞赋,后受桐城派影响,治古文,开创了阳湖
五十八卷。清何焯著,蒋维钧编。何焯(1661-1722)初字润千,更字屺瞻,号茶仙,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学者称义门先生。康熙四十一年(1702)在直隶巡抚李光地的推荐下,提任贡生入内廷。不久特赐进
五卷。宋陈世崇撰。生卒年不详。陈世崇字伯仁,号随隐,崇仁(今江西崇仁)人。(一作临川)随父入宫禁,仍充东宫讲堂说书,兼两宫撰述。后仕皇城司检法。受贾似道排挤,退隐归乡,入元著《随隐漫录》。此书多记同时
十卷。清丁耀亢(1599-1671)撰 丁耀亢,字西生,号野鹤。诸城(今山东诸城)人。顺治中,由贡生官至惠安县知县。著有《续金瓶梅》、《丁野鹤诗钞》。是集凡十卷,分为五种。其中,《椒邱集》二卷,为其任
十八卷。明凌濛初(1584?-1644)编。凌濛初,字玄房,号初成,稚成。乌程(今属浙江湖州市)人。少时不得志,专以刻书著作为事。崇祯四年(1631)以付贡选授上海县丞,后擢徐州判,因剿寇有功,授楚中
民国色伽兰(V,Segalcn)撰。色伽兰,法国人。民国三年(1914),法国教育部、考古学院遣色伽兰等人测量扬子江上流水道,并考察四川省内古物。此编为其考察的第一份报告书。书分四章,为中国古代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