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姑苏杨柳枝词

姑苏杨柳枝词

一卷。清汪琬(1624-1690)撰。汪琬字苕文,号钝翁,晚号尧峰,又号玉遮山樵,长州(今属江苏)人。顺治二十年(1655)进士,授户部主事、刑部郎中。报病假归,结庐尧峰山,闭户著书。康熙十八(1679)年召试“博学鸿儒”科一等,授翰林编修,参与纂修《明史》。在馆六十日,撰史稿一百七十五篇。又因病乞归,遂不出。学术甚深,与魏禧、侯方域为古文“三大家”。著有《文类稿》、《尧峰诗文抄》等。本书为汪琬归居尧峰,仿白居易《姑苏杨柳枝词》作十八章,东南文士多相属和。后又经琬亲手选定为一百二十家,一百九十七首,令周枝楙排次而成;周靖为之笺注。此集收入《钝翁全集》、《钝翁续稿》。

猜你喜欢

  • 中州音韵

    一卷。明王文璧撰。王文璧,吴兴(今浙江吴兴县)人,事迹不详。日人石山福治《考定中原音韵》云:“王文璧增本名为《中州音韵》,卷首载虞集的序文一篇。其分韵自东钟至廉纤共十九部与写定本无异。其他诸起例以下,

  • 钵山堂诗集

    十九卷。清陈阿平(约1672年前后在世)撰。陈阿平,字献吉,广东东莞人,生卒年不详。康熙年间诸生,与梁佩兰同时。工诗。此集由梁佩兰作序。其中古体诗虽诗风劲直但缺少锤炼,而五言律诗如“东风归故园,孤烛对

  • 古经解汇函二十三种

    一百二十六卷。清钟谦钧编。钟谦钧,生卒年不详,字云卿,湖南巴陵(今岳阳市)人。官至两广盐运使。汇刻宋、元以前经学家说经之书,始于康熙年间纳兰性德。纳兰性德笃志于经学、史籍,与徐乾学搜集宋元以后诸儒说经

  • 补小尔雅释度量衡

    一卷。清邹伯奇撰。伯奇(1819-1869)字一鹗,又字特夫,南海(今属广东)人,诸生,尚著《读段氏注说文札记》等。是编自为文自为注,乃专补《小尔雅》“度”、“量”、“衡”诸篇之作。《小尔雅》此三篇之

  • 木笔杂钞

    二卷。题宋无名氏撰,其人不可考。此书卷首有小序一篇,称作者息轸多年,小有纪录。因斋前有木笔一丛,遂以定书名。今检其书,皆杂抄宋吴子良《荆溪林下偶谈》之文。吴子良原书八卷,今传本四卷,此书仅摘抄二卷,多

  • 徐太拙诗稿

    三卷。清徐振芳(1598-1657)撰。徐振芳为清代文学家。字太拙,山东乐安(今山东广饶)人。明天启七年(1627)副榜,崇祯九年(1636)补遗才。崇祯末年,荐授后军都督府都事。明朝灭亡后,曾组织义

  • 沁园春

    带湖新居将成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 东风更葺茅斋。好都把轩窗临水开。要小舟行钓,先应

  • 披肝露胆经

    一卷。旧本题明刘基(详见《国初礼贤录》)撰。《明史·艺文志》对此书有著录。然而书中所述《分龙诀》与《穴情》二篇,大半为《撼龙经》等书内容。其“沙诀”、“水诀”等歌也都较为浅俗。末附《南北平阳论》数条,

  • 律诗定体

    一卷。清代王士祯(1634-1711)撰。生平详见《带经堂集》辞目。王士祯论诗虽主神韵,但也很重视音节与格律。《律诗定体》选录五、七言律诗各四首,字旁标平仄符号,概括地说明唐人律格。王士祯解释说:五律

  • 南宋名臣言行录

    十六卷。明尹直撰。尹直生平事迹见《名相赞》条。《南宋名臣言行录》一书本是为接续南宋学者朱熹的《名臣言行录》而作,录陈俊卿以下123人事迹。书前有弘治十六年(1503)自序。但该书和朱熹《名臣言行录》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