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卷。旧本题明李贽(1527-1602)撰。王世贞所作《古夫于亭杂录》中,以书中有“校秘阁书及修玉牒”等语,疑为李贽的门人张萱所作,因为张萱曾为中书舍人,参与纂写《文渊阁书目》,而李贽则未曾做过官。四
无卷数。明杨观光(生卒年不详)撰。杨观光,字用宾,招远(今山东省招远县)人。崇祯元年(1628)进士,官至少詹事。杨观光有文采,善画山水。此书是他任赞善时给太子所进的书。以《唐六典》所载东宫官制:“赞
十卷。宋李焘(1115-1184)撰。李焘字仁甫,一字子贞,号巽岩,眉州丹棱(今属四川)人。绍兴进士,曾任兵部员外郎、礼部侍郎,官至敷文阁学士,主修国史多年。著有《续资治通鉴长编》、《易学》、《春秋学
八卷。清朱兆熊撰。兆熊字公望,号兹泉,浙江海宁人,乾隆举人,官至龙游训导。为学长于《春秋》,著有《周易后传》八卷,《易互卦图》一卷,《冬夜讲易录》一卷,《春秋新义》十三卷等,又有礼注、家训等。此书自序
十七卷。清李清馥(详见《闽中理学渊源考》)撰。记述自唐至明福建学者事迹。大旨以朱熹为宗,凡朱熹一派门人皆收录,朱熹以前自唐欧阳詹以下人物列为前编,体例仿汤斌《洛学编》。人各有传,介绍其生平事迹。闽学作
十六卷。宋喻良能(约1182年前后在世)撰。喻良能,字叔奇,义乌(今浙江义乌县)人。生卒年不详。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补广德尉,迁国子监主簿。复以国子监博士召,兼工部郎中。除太常寺丞,兼旧职,
八卷。附录五卷。明王守仁(1472-1528)撰。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余姚(今浙江余姚县)人。生平详见《阳明全集》(辞目)。是编为明崇祯八年(1635)叶绍容所编选,凡八卷。系按守仁《王文成公全书》
十卷。清尚熔撰。尚熔江西南昌人。《辩证》书末有尚熔自跋,叙说写书经过:闲坐间取《史记》篇篇通释,复作十卷证,共三十四日而完成。但无书备考,不能繁称博引,未免疏漏,语多浅近,欲为读史者作指南,后改名为辩
一卷。清王念孙、王引之撰。《广雅疏证》刊成之后,王氏父子复加勘校补充,所言或细书刊本上,或别签夹入书中。手校补本《疏证》先由清河汪汲收藏,后入扬州书贾夏炳泉手,复由淮安黄海长购得,经罗振玉鉴定确为王氏
一卷。清代汪远孙撰。汪远孙字久也,号小米,又号借闲漫士,嘉庆举人,官至内阁中书。著有《诗考补遗》、《国语考异发正古注》、《借闲生词》等书。此书是作者的读书札记,仅有二十九节,内容主要是经史考辨评论,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