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困学纪闻

困学纪闻

二十卷。南宋王应麟(1223-1296)撰。王应麟字伯厚,号深宁居士,一号厚斋,庆元鄞县(今属浙江)人。淳祐进士。历任秘书郎、著作郎、国史院编修、实录检讨、礼部尚书兼给事中等,后辞官回乡,专事著述二十年,宋亡不出。王应麟“博洽多闻,在宋代罕其伦比”(《四库全书总目》),著作二十余种,六百多卷。治史研经,多所发明。治学之时,综罗文献,贯串古今,详加考证,随笔札记,以成巨篇。自谓“幼承义方,晚遇艰屯,炳烛之明,用志不分,困而学之,庶自别于下民,开卷有得,述为纪闻”(《困学纪闻》序),因取书名为《困学纪闻》。此书当成于入元之后。内容有说经八卷,包括《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大戴礼记》、《乐》、《春秋》、《左氏传》、《公羊传》、《穀梁传》、《论语》、《孝经》、《孟子》等;《天道》、《历数》、《地理》、《诸子》二卷;《考史》六卷,涉猎历代史书,包括史记正误等;《评文》、《评诗》三卷;《杂识》一卷。考证事非,不相阿附,发前人所未发,证前人之所误。虽学术渊源出于朱子,但对朱子语误多有纠正,如《论语注》不舍昼夜“舍”字之音,《孟子注》曹交曹君之弟及谓《大戴礼》为郑康成注等,皆有辩证。治学公允,不搞门户之见。《四库全书总目》说他“学问既深,意气自平。能知汉唐诸儒本本原原,具有根底,未可妄诋以空言。又能知洛闽诸儒亦非全无心得,未可概视为弇陋。故能兼收并取,绝无党同伐异之私”。当为确切评价。全书考证精详,切实可据。对于研究古代经史文化及政治、经济等均有重要参考价值。元时刻本,有牟应龙、袁桷序。清阎若璩、全祖望、何焯、程瑶田、钱大昕、屠继绪、万希槐等七人为之作笺注,又有翁元圻更详之注释及赵敬襄、张嘉禄参注、补注等,足资参阅。今传本不一,有《四部丛刊三编》、《四部备要》、《四明丛刊三编》、《四库全书》等版本。清阎若璩、何焯、全祖望《校订困学纪闻三笺》,收入《赵氏藏书》。1959年商务印书馆重新铅印出版,为目前最好最为通行版本。

猜你喜欢

  • 知足斋丛书

    十三种,三十二卷。清黄奭(详见《汉学堂丛书》)编辑。本书约刻于《汉学堂丛书》之前,时编者任刑部浙江司郎中。十三种书为:清黄奭校《仓颉篇》,汉郑玄撰《周易注》,魏郑小同编《郑志》,晋张磻撰《汉记》,晋薛

  • 释名

    八卷。东汉刘熙撰。《隋书·经籍志》载《释名》八卷,注:“刘熙撰。”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亦载《释名》,注曰:“汉征士北海刘熙成国撰。”《隋书·经籍志》于《大戴礼记》下注云:“梁有《谥法》三卷。后汉安

  • 王鲁公诗钞

    一卷。元王士熙撰。士熙字继学。生卒年不详。东平(今属山东)人。出身于文学世家,其父为翰林学士承旨王构。本人累官至中书省参知政事。在馆阁时,与虞集、袁桷等唱和,论者比喻为唐代岑、贾、宋、杨、刘,为元代盛

  • 程氏经说

    七卷。不著编辑者名氏。此书乃程颐(详见《易传》)解经之语。《书录解题》称《河南经说》,《二程全书》称《伊川经说》。内容包括《系辞》、《书》、《诗》、《春秋》、《论语》、《改定大学》。程颐之学,除《易传

  • 律吕新书衍义

    一卷。清吕夏音(生卒年不详)撰。吕夏音字大昭,新昌人,雍正年间举人。是书取材于蔡元定之《律吕新书》,并加以推阐。书中有五说六图,图后又附有论述和歌诀。他论律吕相生的次序,和蔡元定颇有出入。他自诩为发古

  • 空同词

    一卷。宋洪瑹撰。洪瑹字叔玙,自号空同词客,生卒年不详,里贯亦待考。是集录词十六首。卷末《清平乐·咏渔父》一阕,据《花庵词选》考,当为连久道词,而误入瑹词中。由是《空同词》实为十五首。其词今存数量不多,

  • 江湖小集

    九十五卷。宋陈起(生卒年均不详)编。陈起,字宗之,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开书肆于睦亲坊,亦号陈道人。明清时所传宋本诸书,称临安陈道人开雕者,皆为所刻。是集所录凡六十二家。有洪迈二卷、僧绍嵩七卷、叶绍翁

  • 清秘藏

    二卷。明张应文(生卒年不详)撰,其子张谦德润色之。张应文,字茂实,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县)人。号彝甫,又号被褐先生,明万历监生。因科场失意,乃转志于书画、菊兰。张应文博综古今,与王世贞相善,后自家乡徙居

  • 丰对楼诗选

    四十三卷。明沈明臣(1518-?)撰。沈明臣,字嘉则,鄞(浙江宁波)人。卒年不详。诸生。颇有诗名。生平所作诗共七千余篇,嘱其侄子沈九畴选定为四百篇。今未见传本。是集为江苏广陵(今扬州)陈大科所校梓。共

  • 东乡县志

    十二卷首一卷,清白如柏纂修。白如柏,长白人,曾任东乡县知县。东乡县旧无志。嘉庆十七年(1812)县令徐陈谟始修之。兹编则为续徐志而作。《东乡县志》光绪二十八年(1902)刻本。共十二卷首一卷。卷首为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