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弦秋

四弦秋

清蒋士铨撰。其生平见《冬青树》条。此剧写唐代九江茶商吴名世,中年娶长安名歌妓花退红为妻。适值三春时节,新茶即将上市,吴名世告诉妻子,要到浮梁经商,正赶上从上安来的茶商乌子虚来约吴名世同往浮梁。此时长安城中,宰相武元衡五鼓上朝,黑暗中被人刺死,白居易身居左赞善大夫,出于忧国之思,上疏请求捉拿凶犯,不料另两位大臣说他越分多事,因此有人乘机参他一本,说他母亲落井而死,他反作《赏花》、《新井》二诗,大为不孝。于是朝廷降旨,贬白居易为江州刺史,后又降为司马。有一日,他到江口为好友薛存诚送行时,正谈说间,从邻船传来了一阵悠扬的琵琶声,白居易侧耳细听,辨出有梨园旧调,便邀琴女上船。此女乃茶商之妻花退红,白居易问及身世,她说家住长安平康苍马陵下,十三岁开始学习舞蹈,在宜春院内,技艺超群。又从梨园内两位善才——曹师文和穆师文学弹琵琶。白居易又问她因何至此,她说只因春光流逝,年华半老,不得不远嫁给此地一位商人。她用琵琶的声音倾诉自己的经历,当唱到兄弟失散姨娘病故时,几乎是声泪俱下。满船的人都被感动得落泪。而哭得最伤心的是白居易。花退红弹到最后,四弦一收,声如裂帛,戛然而止。此时人们都沉浸在悲哀中,唯见浔阳江上留下一片银白色的月光。面对此情此景,白居易准备写一首《琵琶行》。此剧主要取材于白居易《琵琶行》,兼采《唐书》有关记载。时作者四十二岁。白居易《琵琶行》是一首著名的长篇抒情叙事诗,昔人常以之与他的《长恨歌》相提并论,洪昇的《长生殿》取材于《长恨歌》,成为一本杰出的传奇剧。此剧曲辞取材于长诗《琵琶行》,既富于抒情性,也具有音乐性,也是杂剧中一个优秀剧目。有《藏园九种曲》及红雪楼藏《清容外集》本。

猜你喜欢

  • 北征纪略

    一卷。明张煌言(1620-1644)撰。张煌言字云箸,号苍水,浙江鄞县人(今浙江宁波人)。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进士,清初抗清领袖之一。顺治二年(1645年)张煌言起兵浙江,迎鲁王以海监国于绍兴,

  • 山水纯全集

    一卷。宋韩拙(生卒年不详)撰。韩拙,字纯全,号琴堂,南阳(今属河南)人。宣和初年,授翰林书艺局祇候,累迁为直长秘书待诏、忠训郎,盖宣和时画院中人。《山水纯全集》之末有宣和辛丑夷门张怀后序,序中称“琴堂

  • 读庄小言

    一卷。明文德翼(详见《宋史存》)撰。明儒注解《庄子》者,多为博引他说以明己意。文德翼作《读庄小言》则不从某家之说,只就《庄子》诸篇,随笔记述自己的心得。这在研究《庄子》的诸家之中,也可以说是独具一格,

  • 分类字锦

    六十四卷。康熙六十一年官撰。清圣祖康熙皇帝御定。本书采集古籍中成语,裁为骈偶,分类编辑而成的。每类之中,以二字,三字,四字为顺序。每条之下,又详引原书。类书全用对句的形式,始于隋朝杜公瞻的《编珠》。但

  • 延露词

    三卷。清彭孙遹(1631-1700)撰。彭孙遹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人。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官内阁中书。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得第一名,授翰林院编修,历官礼部侍郎

  • 节序日考

    四卷。徐卓撰。徐卓,清乾嘉时期学者,休宁(今属安徽省)人。《四库全书总目》、《中国丛书综录》未著录此书,《贩书偶记》时令类著为“嘉庆戊寅(1818)海棠书巢刊”。

  • 伤寒医鉴

    一卷。元马宗素(生卒年不详)撰。马宗素平阳(今山西临汾)人。从师于刘完素。著有《新刊图解素问要旨论》、《伤寒钤法》、《马冠群》、《医悟》等书。此书为马氏根据《素问·热论》的思想和刘完素之说,以驳斥朱肱

  • 易鼎三然

    无数卷。明朱天麟撰。天麟字震青,一字游初。江苏吴江人。寄籍昆山,崇祯元年(1628)进士。由兵部主事改授编修。南明时桂王朱由榔,以天麟为大学士,卒于广西。此书成于崇祯三年(1630),把读《易》比喻为

  • 孝经古今文传注辑论

    一卷。清吴大廷撰。吴大廷字桐云,湖南沅陵人。咸丰五年举人,官至台湾道。吴大廷认为,孝经古文、今文只是在文字的增减、章句的分合上所传略有不同,而大义原本一样。于是依照吴隆元孝经之本的体例,对所集唐玄宗、

  • 倚山阁诗

    二卷。《淡月平芳馆词》一卷。清章华(约1910前后在世)撰。章华字曼山,湖南长沙人,生卒年不详。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取军机章京。邮传部创立时,侍郎张百熙奏调章华掌理章奏,旋补郎中,辛亥革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