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卷。清赵曈(其生平未详)编辑。赵曈字伯迟,嗜汉隶之学,著作尚有《隶通》一卷。是书以顾蔼吉《隶辨》为底本,依《康熙字典》的体例,按笔画多少,分部别居,把汉隶汇成一编。每字之下,上详声韵,下析原碑,以便
四卷。明熊廷弼(1569-1625)熊廷弼,字飞百。湖广江夏(今湖北武昌)人。万历进士。万历四十七年(1619),任辽东经略。当时后金(清)崛起,他招集流亡,整肃军令,训练部队,加强防务,在职年余,后
一百四十卷。宋黎靖德汇编。黎靖德生卒年不详。是书亦称《朱子语录》。朱熹既没,门人各记其所闻之语。嘉定八年蜀人李道传始取三十三家,刻之于池州,曰“池录”。嘉熙二年其弟性传,又取四十二家刻之于饶州,曰“饶
三卷。旧本题明王鏊(1450-1524)撰,王彻注。王鏊字济之,号震泽,江苏吴江人。成化十一年(1475)进士。历官吏部侍郎。著有《史余》等。王彻自署上海松江人,生平始末未详。是书杂采《左传》所载应对
一卷。明李豫亨(详见《推篷寤语》条)撰。李豫亨于卷首言:“有生所必资者有三事:寒欲衣,饥欲食,蔽风雨欲居,此通古今无贵贱一也。上古崇质任朴,民生易足,及其后古意寝亡。情动于欲,而泰侈生焉。于是始舍其本
一卷。近人廖平撰。平有《易说》已著录。廖平论六经,既有纠正谬误、创立新说之功,亦有迂妄牵强之弊,此书亦然。版本有《六绎馆丛书》本。
五十卷。明唐汝询(1565-?)撰。唐汝询字仲言,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著有《编蓬集》。是书取高廷礼《唐诗正声》、李于鳞《唐诗选》二书,稍为订正,附以己意,为之笺释。书中共选唐代诗人一百八十四家,诗千
二十二卷。清金诚撰。金诚字闲存,华亭人。此书分元、亨、利、贞四部。元部记有“略言”六则,“谈余杂录”四卷,“易学问经说”、程子《易传序》、周子《太极图说》、张子《西铭》以及河洛卦象诸图与会讲之语。亨、
十三卷。无撰者人名,英国人艾约瑟(Joseph,Edkins)译。艾约瑟,英国教士,汉学家。1848年来华传教。1880年被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聘为海关翻译。所译西方史书,在当时中国社会有一定影响。书
一卷。旧称孔安国注。孔安国详见《古文孝经孔氏传》条。此写本首尾均佚,见存之文,自《三才》章第七“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句起,至《圣治》章第九“以养父母日严”句止,“民”字均缺笔作“”,“治”字不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