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卷。明钟惺(1574-1624)编。生平可见《诗归》条。此书删节《三礼》、《尔雅》、《家语》、《三传》、《国语》、《楚词》、《逸周书》共为一编,以时文之法评点。有内府藏本。
一卷。清郭志正撰。志正字体吾,湖南长沙人。作者以为诗三百中平王东迁以后诸篇,后人在解说上多有歧异。是编则据诗序、郑谱、孔疏及朱子集传定诸篇之时代。依次分为平王之世、桓王之世、庄王之世、釐王之世、惠王之
十五卷。清许汝霖(?-1720)撰。许汝霖,字时庵,浙江海宁人。康熙二十一年(1682)进士,历赞善,督江南学政,时称得士。累迁礼部尚书,致仕归,读书教徒以终。许汝霖,性孝友,行谨饬,工诗文,是集有文
一卷。清孙承泽(生平见《尚书集解》)撰。此书前有小序,即《庚子销夏记》之序。其文也与《庚子销夏记》同,只是前后次序有异,应是《庚子销夏记》的手稿。书中又附元人破临安所得《宋书画目》一卷,前面也有孙承泽
十卷。附录一卷。清吴鼎科撰。此书记周太王长子泰伯宗裔世系及历代崇褒等事。《论语》称泰伯“可谓至德”,故名。书首录清圣祖、高宗御书匾额及高宗御祭文,次汉桓帝敕赐吴泰伯世系图赞及彭启丰序,以下依次为历代褒
一卷。宋俞庭椿撰。俞庭椿生卒年不详,字寿翁,南宋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新淦令,师事陆九渊,夙有大志,博通经术,治学不受先儒经传疏释之缚,抒发己见。除著有《周礼复古编》外,
一卷。清曹仁虎(1731-1787)编。生平事迹见《刻烛集》条。此集为曹仁虎与其同年友在京邸为消寒会,相与酬和之作。其会旬日而一举,会必有诗,或拈韵,或分题。始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迄乾隆三十八
八卷。明范理撰,范理字道济、天台(今属浙江)人。宣德庚戌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右侍郎。其书上起西汉,下迄唐代,前面先列诸帝王事迹,后面摘叙诸臣事实。材料来源及写作体例,主要参据正史,但其所分谋臣、丞相、名
十六卷。清张问达(详见《易经辨疑》)撰。此本为传抄本,共十六卷,大体上仿宋人袁枢《通鉴纪事本末》体例,将《左传》之文,分国类聚,每事为一篇,各排比其次第,而详叙事件的始末。首为《周天王传》,以下依次为
八卷。明林兆珂(详见《毛诗多识编》条)撰。此书是林兆珂考证之文,分为六门。一为“泰真测徼”,内容皆以谈论天地为主;二为“珍驾提羽”,均为谈论经籍:三为“墨兵微画”,皆谈史传;四为“汉畴剽耳”,皆谈世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