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稗疏

周易稗疏

四卷,附考异一卷。清王夫之(1619-1692)撰。夫之,字而农,号薑斋,汉阳人(今湖南衡阳人)。前明举人。本书是他读《周易》时的随笔记录,故每条都只举经文数字和标目,没有全载经文。遇有疑义,辄作考辨。故没有逐卦逐爻一一详作辨说,大抵不确信陈抟之学,亦不相信京房之术,对先天诸图纬书之杂说均极力排斥,且亦不空谈玄妙,附合《老》、《庄》之旨。故言必征实,义必切理,在清初说《易》诸家中,最有根据。但其中也有偶然失考处。如解讼卦“鞶带”说:“带无鞶名,鞶者鞶缨,车饰也。带所以系佩璲及芾者。”考《左传》后之鞶鉴,杜预训鞶为带,《说文》鞶字,许慎也训为大带,怎么说带没有鞶这个名字呢?又如“何天之衢”,梁武帝解何为荷,见于《经典释文》。王夫之虽也将其作负荷解,却引《庄子》的“负云气”为证,而没有援用梁武帝之说。至于旧井为禽,训禽为获,难免有穿凿附会之嫌。然,瑕不掩瑜,如引《礼》人君至命士黄裳,下士杂裳证明黄裳之美,引《左传》“班马”证“乘马班如”当读乘为去声,引兵法“前左下,后右高”证“师左次”,与论帝乙非纣父、王用亨在西山非文王,以及临之八月,复之七日,易之逆数,河图蓍策之辨,均具有条理。卷帙虽少,固不失为征实之学问。有昭代丛书本、《船山丛书》本、《续经解》本,收入《四库全书》。

猜你喜欢

  • 古钵集选

    一卷。清王士祜(1632年-1681年)撰。王士祜,字叔子,一字子侧(又作子测),号东亭,又号古钵山人,新城(今山东桓台)人。幼聪颖,性友爱,曾和众兄弟夜集东堂,拟和王维《辋川集》绝句,王士祜先成,其

  • 易学阐元三篇

    无卷数。清姚配中撰。此书详见《周易姚氏学》。有《花雨楼丛书》本。

  • 文■堂诗集

    二卷。明朱芾煌(约1649年前后在世)撰。朱芾煌,字子衷,又字玉琉,自号濡须江渔,安徽无为人。生卒年不详。崇祯七年(1634)进士。官至兵部武选司郎中。是集大都抒怀之作,语多感慨。七言律诗如《秋怀》、

  • 读尚书记

    不分卷。清范泰衡撰。范泰衡字宗山,四川隆昌人,道光甲午科举人,官万县训导。在此书卷末,范泰衡“自记”云:“前同治七年春出都,行六日捻氛阻道,避居景州数月。曾记《读尚书今文》。及至凤阳,读《易》六年。归

  • 周官学附周官辨非辨

    一卷。清沈梦兰撰。梦兰另有《周易学》,已著录。此书前有嘉庆十七年(1813)沈氏自记。是书杂引《司马法》、《逸周书》、《管子》、《吕氏春秋》、《尚书大传》、《大戴礼记》诸书,牵合附会,共分《沟洫》、《

  • 沈氏四声考

    二卷。清纪昀撰。纪昀(1724-1805)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年自号石云,直隶献县(今河北献县)人。乾隆十九年(1754年)进士,官至协内大学士加太子少保,为《四库全书》总纂官,笔削考核一手删定《全书

  • 青芙馆词抄

    一卷。《韭室诗余别集》一卷。清陈寿祺(1771-1834)撰。陈寿祺字恭甫,号左海,又号苇仁,晚年自号隐屏山人。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曾充任广东、河南乡试副考官

  • 上池杂说

    一卷。明冯时可(生卒年不详)撰。冯时可字敏卿,号元成,华亭(今上海)人。隆庆年间进士,官至按察使。著有《众妙仙方》等。冯氏集诸家医论,于崇祯十七年(1644)撰成此书。此书为杂论医学之书,大旨偏重于温

  • 校雠通义

    内篇三卷,外篇一卷。清章学诚撰。章学诚(1738-1801),原名文斅,字实斋,号少岩,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此书成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系在其自著《和州志》、《艺

  • 续文献通考

    二百五十四卷。明王圻(生卒年不详)撰。王圻字元翰,上海人。嘉靖四十四年进士,历官陕西布政参议。以著书为事。著有《三才图会》、《稗史类编》、《东吴水利考》。本书为续马端临之《文献通考》,而稍加变更其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