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约篇
六十五种,一百八十一卷。清李光廷(详见《榕园丛书》)辑。书后有李光廷跋语:“年老善忘,特选是编,以销永日,可以息神,可以定志。倘集赀刊之,嘉惠士林,斯不特一人之娱也。汉张苍年老,无齿,以乳为养,说者谓其寿百八十岁。此书其余之乳也夫。”实际,此书即《榕园丛书》之另一底本,收书与《榕园丛书》基本相同。可参阅《榕园丛书》编者改变情况介绍。有清同治中番禺李氏钞本。
六十五种,一百八十一卷。清李光廷(详见《榕园丛书》)辑。书后有李光廷跋语:“年老善忘,特选是编,以销永日,可以息神,可以定志。倘集赀刊之,嘉惠士林,斯不特一人之娱也。汉张苍年老,无齿,以乳为养,说者谓其寿百八十岁。此书其余之乳也夫。”实际,此书即《榕园丛书》之另一底本,收书与《榕园丛书》基本相同。可参阅《榕园丛书》编者改变情况介绍。有清同治中番禺李氏钞本。
一卷。清崔述((1740-1816)撰。述字武承,号东壁,直隶大名(今河北大名)人。中乾隆二十五年(1760)副榜。曾为罗源、上杭县知县。是书首论后儒格物穷理之说不如圣人言学之善,次释《论语》之要义、
二十六卷。清汪梧凤(1726-1771)撰。汪梧凤,字在湘,号松溪,歙(今安徽歙县)人。少而好学,曾师从方如、刘大櫆,又与戴震、汪肇龙同学于江永门下。二十二岁补学官子弟,三十六岁贡入太学,三应省试而不
见《白孔六帖》。
二卷。清张泰初(生卒年不详,约为嘉、道年间人)撰。泰初字安甫,一字松溪,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博览群书,尤深于金石律吕。工词,于词律极严。浙江词家,无出其右者。所著词集《花影吹笙谱》,又名《模经堂诗余
三卷。附录一卷。清陆廷灿撰。陆廷灿,字秩昭,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县)人。生卒年不详。曾任崇安县知县,候补主事。著有《续茶经》外,还有《南村随笔》、《艺斋志》。从唐代以来,茶品首推武夷,武夷山即在崇安境内
无卷数。明章敞(1376-1437)撰。章敞,字尚文,号质庵,浙江会稽(今绍兴市)人。明永乐二年(1404)进士,选翰林庶吉士,授刑部主事,宣德间擢礼部右侍郎,正统初累官至礼部左侍郎,曾参与修《永乐大
一卷。明内府刊。经厂,即内府刻经厂,以宦官主其事。书籍刊版,皆贮存于此。所列书目一百一十四部,详记其册数、页数、纸幅多少,等等。有汪如藻家藏本,“四库全书”著为“存目”。
二卷。清史荣(生卒年不详)撰,清纪昀(1724-1805)审定。荣一名阙文,字汉桓,又字雪汀,自号雪汀老人。鄞县(今浙江宁波市)人。诸生。工诗,善书法。喜读注疏,精于小学。治学不阿附前人之说。著有《风
见《世要论》。
九卷。明方时化撰。时化字伯雨,安徽歙县人。万历二十二年(1594)举人,官至叙州府同知。方时化传其高祖方社昌之《易》学,著书六种,其子方庞汇辑合刊,该书就是其中的第一种。书共一百零一篇,前、后泛论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