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华岳图经

华岳图经

二卷。清蒋湘南撰。蒋湘南,字子潇,河南固始人。《华岳图经》清刻本,共二卷。兹篇全用古地理家法。山有支干,水有脉络。不同游记,点缀风景。夫图经之名,始见隋书经籍志。盖地理以图为主,图之注,即经。古人为学,左图右书。如禹贡有图,山海经有图。后图不传,而图注尚存。作方志者则本之,专以行文为主,遂失图经之本义。兹篇虽亦如此,然其所撰颇善。其论韩愈登苍龙岭事,谓韩曾投书求华阴令设计。此为旧志所未载,然当有其事耳。其辨析古丈夫洞则曰,骊山役夫古丈夫者,本为元人传奇之说,假托为唐大中时,陶太白尹子虚所遇,而志华山者因之,遂有古丈夫洞,在毛女洞下。然元人传奇,多为杜撰,非典要可比。以其为凭据而叙之,似为撰旧志者之误。斯言甚为中肯。此书收入《蒋子遗书》。

猜你喜欢

  • 韵铨

    一卷。唐武玄之撰,近人龙璋辑。玄之里贯未详。《唐书·艺文志》著录武玄之《韵铨》十五卷。宋《崇文总目》及王应麟《玉海》并加著录。王国维《天宝韵英陈庭坚韵英张戬考声切韵武玄之韵铨分部考》云:“《韵铨》之作

  • 九经今义

    二十八卷。近人成本璞撰。本璞字琢如,湖南湘乡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所论九经为《周易》、今文《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公羊传》、《穀梁传》、《论语》。书中常借经义来议论

  • 重修长芦盐法志

    二十卷附援证十卷。清珠隆阿撰。珠隆阿,满洲正黄旗人,官安徽按察使。嘉庆九年(1804)为长芦盐政。是书即为这以后纂修。其卷一、卷二为谕旨,卷三、卷四为天章,卷五为盛典,卷六为优恤,卷七为律令,卷八为□

  • 杜阳杂编

    三卷。唐苏鄂(详见《苏氏演义》)撰。此书因作者家居武功杜阳川而得名。所记唐代异闻,自代宗广德元年,迄于懿宗咸通十四年,凡十朝之事,五十二则,皆以三字为标目,长篇大章者居多,尽述奇技宝物,涉猎广泛,荒诞

  • 易续考

    二卷。清李荣陛撰。李氏撰有《易考》,未竟而卒,其子李光宬、李光宸为之编定。凡已脱稿者,则定为《易考》;未脱稿者则名为《易续考》。此书凡二卷,以草本字刻成。所考内容凡八事,上卷有重卦、生蓍、立卦、说卦,

  • 论语经正录

    二十卷。清王肇晋与其子王用诰同撰。肇晋深泽(今河北深泽)人。曾谓国家以经义取士,首试四书,天下士由朱子之学上窥邹鲁,沿袭既久,逐末忘本。肇晋欲纂集一编,以救时弊。晚年带病著作,未及详加搜讨。后其子用诰

  • 增广字学举隅

    四卷。清铁珊(生卒年不详)撰。铁珊字绍裴,汉军徐氏,署籍襄平(今辽宁辽阳),官甘肃兰州知府,迁甘凉道,加按察使衔。著作尚有《增修安乐铭》、《良言琐记》、《格言联腋》、《字箴额跋》等书。字皆颜书正体,写

  • 医家心法

    一卷,清高鼓峰(详见《己任编》)撰。此书又称《四明心法》。卷中列诊法、脉义、方论、药物等八篇,认为临证应先察内外、脏腑经络、新久虚实、食痰气血等,并以脉合诊。诊法共十二则。又列二十五方,概治五脏诸病,

  • 咸宁县志

    ①十二卷,清何廷韬修,王禹锡纂。何廷韬,字毅庵,辽东沈阳(今东北沈阳)人,由官荫官咸宁知县。王禹锡,字耐庵,本县人,任山东长山丞。明顺天时,学博伍福始修县志,纪载凡例皆扼要。万历三十三年(1605),

  • 辅世编

    六卷。明唐鹤征(1538-1619)撰。唐鹤征字凝庵,又字元卿,武进(今属江苏)人。学者。隆庆进士,历官太常卿,后疾归。《明史》本传称其“以博学闻”,讲学东林书院。有《周易象义》、《宪世编》、《南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