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十诵羯磨比丘要用

十诵羯磨比丘要用

宋代释僧璩(生卒年不详)撰。僧璩,俗姓朱,吴(今江苏省吴县)人。为僧业弟子并受学什公。僧璩为学刻苦,专攻十诵,在律学方面颇有见地。在宋孝武帝时曾任僧正。除撰有《十诵羯磨比丘要用》外,传称还撰有《胜鬘文旨》和《僧尼要事》等书。《十诵羯磨比丘要用》共分二十章,即:一受三归五戒文,二受八戒文、三乞畜众羯磨文、四受沙弥十戒文、五受六法坛文、六大比丘尼坛文、七入大僧中受具足坛文、八受大戒坛文、九结小界文、十结大界文、十一结不离衣界文、十二解大界文、十三差比丘为僧执事文、十四受安居文、十五受七日文、十六受三十九夜文、十七一人心念口言布萨文、十八三人二人三语布萨文、十九四人以上广布萨时与清净文、二十至僧中说清净文。均依十诵律本成文。现常见收载版本是大正新修大藏经本。

猜你喜欢

  • 校正孔氏《大戴礼补注》

    十三卷。王树楠(1851-1936)撰。王树楠,字晋卿,号陶庐老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历任四川等省知县多年,官至新疆布政使;对文字训诂、新疆图志、欧西历史,均有研究。青年时曾好骈体文,后力攻

  • 攸县志

    五十五卷,首一卷。清王元凯续修,严鸣琦续纂。王元凯,大兴(今北京大兴县)人,曾任攸县知县。攸自汉置县,历有明征。志乘创自明初,至万历时已四修。迄清顺治十七年(1660)知县朱英炽、康熙二十三年(168

  • 合浦珠

    四卷十六回。清徐震(详见《女才子书》)撰。长篇小说。叙明天启年间姑苏书生钱兰与赵素馨、范梦珠、白瑶枝三位女子的悲欢离合故事。钱兰早负才名,立意非才色双全的佳丽不娶。妓女赵素馨姿容出众,且通琴画诗赋,钱

  • 唐代今字尚书残卷

    敦煌本今字《尚书》残卷三,甲卷为《尧典》,乙卷为《禹贡》,两篇都残缺不全。丙卷为《周书》,今存残卷从《多方》起,至《立政》后题而止。甲、乙两卷都是唐高宗以前的写本,丙卷“基”字缺笔,可以肯定是唐玄宗时

  • 经典释文附录

    三卷。陈昌齐(?-1820)撰。陈昌齐字宾臣、海楼,广东海康人,清经学家。据《清史稿·陈昌齐传》记载:“乾隆三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中允。大学士和珅欲罗致之,昌齐以非掌院,无晋谒礼,不往。

  • 桂馨堂集五种

    十二卷。清张廷济(1768-1848)撰。张廷济,字叔未,浙江嘉兴人。嘉庆三年(1798)举孝廉第一。屡试不第,遂归隐,以图书金石自娱。当时士大夫,高其行。所居清仪阁,其中之物,自商秦魏晋唐以至近代,

  • 明职

    一卷。明吕坤(1536-1618)撰。吕坤,字叔简,号心吾,一作新吾,河南宁陵人。万历进士,历官山西巡抚,刑部左、右侍郎。曾上疏言天下安危,不报,遂称病辞官。里居二十年,专事著述。抨击道学,自称非道学

  • 知稼翁词

    一卷。宋黄公度(1109-1156)撰。黄公度字师宪,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八年(1138)进士第一,官至考功员外郎。黄公度所作词一卷,在其《知稼翁集》业已有载,此则毛晋所刊之别行本。所收词仅十三调

  • 系辞十篇书

    十卷。明陈仁锡撰。仁锡字明卿,号芝台。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第三,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事迹见《明史·文苑传》。该书以“十篇”为名,但据江苏巡抚采进本检核,只有《翼易书》、《太极

  • 草庐经略

    十二卷。明无名氏撰。此书原为曾冕士家抄本,不著撰人。清道光间伍崇曜氏据书中有“国初两淮郡县多为张士诚所据,高皇帝欲取之”云云,遂定撰者“殆胜国人矣”(《草庐经略·跋》)。考定其明人作,诚为有据。书名曰